第252章 万国来朝(2 / 2)

因为宋的贸易真的就是贸易,可这大明的下西洋,却是拥有着外交属性的。

第五次、第六次,八年时间,郑和总共只下了两次,伴随着时间的放缓,则是大明声望日益昌隆的回报。

同时,北方草原,作为东西的走廊,朱棣为首的大明藩王也没有斩尽杀绝,而是以兵威为主,怀柔为辅,逐步收获了大量藩属国。

终于洪武十七年,真正成为超级大国的大明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只不过这一次郑和不再是之前的态度,他带上了大明皇帝的诏令,一封封软硬兼施的诏书,随着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而出现在海域诸国的手中。

诏,天下诸国国主,于洪武十八年,应天一聚!

简短的诏令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国王自然是不愿意的,可是这些年以来,大明的威势已经太强大了,郑和的舰队中那数以千计的宝船,让所有沿海国家难以拒绝。

至于大明铁骑的刀锋,更是让从上一次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混战至今的西方国家噤若寒蝉。

许多国家的背后都有棋手的存在,可几乎所有棋手都选择了默认,面对即将结束统算的棋局传承,没有一位棋手选择冒险。

最主要的是,这已经不是冒险了,而是白送传承,至于短暂的朝拜乃至于称臣,这又算得了什么?

许多国家虽小,可也是几代棋手传承所得,对于自身传承远比其他看重的多。

于是,洪武十八年春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国王亲自带着使团分别在大明铁骑的护卫下远跨草原,或者在大明宝船的护航下远渡重洋,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大明都城,应天府。

当世,最强大的帝国,最昌盛的帝都。

从十八年春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底,大明礼部接待大小诸国国王数以百计,整个应天府随便用石头砸一个外宾很可能都是一国之主。

这些国王大多数都是自愿而来,其中也不乏了是被大明铁骑和宝船舰队“友好”请来。

直到洪武十八年六月一日

大明最大的舰队郑和船队携带数百部落、国之主靠近应天府,同时天空之中,有四个金光璀璨的古朴大字正伴随着船队的返航愈发显耀。

金阶历史事件【七下西洋】

ps:今天下午玄尘有点事耽误了点时间,不过大家放心五更依旧还是五更,只不过最后两更写完应该比较晚了,不熬夜的可以明天早起来看,话不多说继续码字。

喜欢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请大家收藏: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请大家收藏:方寸之间,重现华夏千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