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感谢信(2 / 2)

感谢身边所有的人,感谢他们给予自己的帮助。

所以下班前的这段时间,除了从网上抄了一封辞呈以外,我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封感谢信上。

我写道:

亲爱的诸位同仁,在这个寒冷但却不失温度的冬日傍晚,怀着遗憾和感恩的心情,我想通过这封信,跟大家浅浅地说一声告别。

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即将离开这家陪伴了我将近10年的公司。

还记得我做为实习生刚入职公司的第一天早上,聂总拿着两个包子进公司,他应该是知道我是那天来报道的。

我已经不记得我那天早上有没有吃早饭了,但或许对他手上包子,我的眼神里流露出了非常特别的渴望,所以我到现在都清晰地记得,他平生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吃了吗?菜包,要不要来一个?”

几年之后,当我第一次在会议室见到以实习生身份过来面试的孙杰的时候,看他当时有些腼腆又有些紧张的样子,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要不要抽根烟。”

当然了,和聂总单纯的投喂行为不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老烟枪。新人入职面试的时候,如果碰到男生,我一般都会问一个问题——抽不抽烟。

不是我要为中国烟草做代言,单纯只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压力太大,经常需要加班熬夜。如果不抽烟,坦白说,很难扛得住。

所以现在的结果就是,我们公司好像就没有几个男同胞是不抽烟的。

前台小姐姐早年的时候经常找我抱怨,说打扫楼道的阿姨一直吐槽我们公司抽烟太凶,吸烟点的烟灰缸半天不换,里面就要“开花”了。

但时间长了,阿姨也就习惯了。

要是突然有一天她又找我说这事儿,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阿姨换人了。

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新来的阿姨也会习惯这件事。

所以说,习惯是一件非常可怕,又非常强大的事情。

它会让我们逐渐接受身边的改变,也会让我们逐渐忘却身边的遗憾,更会让我们逐渐记住身边的美好。

在这将近10年的日子里,我习惯了每周一早上听取老刘总的碎碎念,也习惯了聂总那张看似冷淡,实则冷酷的脸。当然了,他的内心还是火热的,不然也不会一见面就给我包子。

同样的,我也习惯了有事没事就嚷嚷自己单身,让我给他介绍妹子的孙杰,还好,最近他脱单了,本来我以为终于能消停了。

但未曾想,祁芸和殷志峰最近又开始在我这儿念叨。

这里我有个小建议,要不你俩直接凑一对得了。然后调一个人去聂总或者谢纯那里,他们肯定夹道欢迎。

除了孙杰和他的小组,我还习惯了动不动就使唤我,让我为她干活的同时,还要在每次项目的时候请她和她的小组吃宵夜的谢纯。

以及彻底继承了谢纯的衣钵,对我呼来喝去没大没小的董亮,姜凯还有黄莉莉。尤其是黄莉莉,简直就是翻版的谢纯,仗着自己是个软妹子,就没把我当过领导,好几次在现场,我想借着领导身份偷个懒少装几个礼品袋,但黄同学愣是不让,我也是醉了。

当然了,我更加习惯了不苟言笑,但却雷厉风行的聂总以及性格方面,跟他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李峰,顾山宇还好一些,虽然是理工男出身,但性格不像前两者那样呆板。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顾山宇有女朋友,其余两个至今都是单身汉的原因。

说完了习惯,最后再聊聊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老板,没有老刘,就没有我刘畅的今天,大恩不言谢。

另外一个要着重感谢的,就是刚加入我们公司团队没多久的苏诚宇以及他的团队。他的到来不仅丰富加强了我们公司的硬实力,更让我从他身上认识到了,身为一个客户总监我还有很多的欠缺。比如脸上的褶子,还有那舍我其谁,来自皇城根的自信。

另外,设计部、采购部以及策划部的同事们也要感谢,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于我们客户部无理要求的帮助甚至妥协。没有你们,我们是不可能给客户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漂亮完美的项目的。

好了,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志享广告记录了我的青春,见证了我的成长。

纵使有万般不舍,但奈何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很感谢大家这些年来对我的陪伴、鼓励与包容。

现在是下午5点半,冬日金黄的余晖此刻已经撒满了我办公室的窗台,就让我们背对着彼此挥手告别,也许有人会回头张望,也许有人会独自神伤,但我们的故事一定会伴随着纵使寒冬,却依然带有些许温度的风,随着我们一起,奔向彼此的远方。

未来,愿我们在没有彼此参与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