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章 大朝会(2 / 2)

大明边军 沐风叶 3489 字 8个月前

对于17世纪微积分创立时期出现的导数,他在16世纪已率先发现并使用。

《算学宝鉴》中的“开方本源图”独具中国古代数学传统特色,国外类似的图首见于法国数学家斯蒂非尔1544年著的《整数算术》一书,比《算学宝鉴》迟20年且不够完备。

直至清朝,《算学宝鉴》在中国古典数学书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可称之为中国算史之最。

而这本书也是大明很多账房先生必读的书,在这个只能用算盘的时代,朱威凭借脑子,想要在这茫茫数字中赢过那些账房,无疑是痴人说梦,好在朱威本身也是没有这样的想法的,他只看近三十年的税收统计,还有近十年的户籍人数变化而已。

朱威心中对商税这件事,看的很重,却也知道很难,甚至大概率会失败,虽说大明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可是在这等官员都没办法靠俸禄维持一家老小生活的时候,商人的财富让他们眼红,而后就是官商勾结了,进而就是官商一体,从官商勾结到官商一体,大明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他们只在乎自己能在朝政中谋取到多少的利益,对朝政的贡献多少并不重要。在制约皇权与左右皇权中,地位与权力步步高升才是文官们的目的。

事实上文官的逐步上位已经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历代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都习惯依附文官集团,依赖思想过重,加上自身懒政,才使得文官权力大于皇权,被制约束缚到如此地步。

所以才有了了崇祯后来自缢前的怒言: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但他最后的觉醒挽回不了明朝历代对文官集团的纵容与放任。明朝的灭亡,非冰冻三尺之寒。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硬来是不行的,只能徐徐图之,先拉拢一部分,再打压一部分,而后再控制一部分,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朱威想东西想的头疼…再抬头看外面,天色已经暗了,早都到了下值得时候了,没人通知朱威,朱威也是习惯了,将账本户籍册收好,锁好门后步行回家。

刚刚绕到朱府的巷子口,就看到一身常服的成国公。

朱威快走两步上前行礼道:“公爷安。”

朱承点点头:“不用多礼,这次过来是想问你一下,明日的大朝会,需要我们做什么?”

朱威一愣:“公爷,何出此言?”

朱承笑道:“和我这就别耍这些心眼了,水泥背后的道道,你没有我们,靠着桂王和太孙也是做的起来的,将我们拉进来,不会只是为了从我们手中收那些商税吧?”

朱威有些不好意思:“让公爷见笑了。”

朱承挥挥手:“说吧,想让我们做什么?”

朱威深吸一口气:“公爷,您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