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曙光城十六(1 / 2)

现在田地可以继续开垦, 各类工厂也能建造起来,曙光城发展的蓬蓬勃勃。

吞掉了汤家地堡的曙光城也成为了其他地堡再一次重视的对象。

但是对于曙光城的做法,其他地堡没有置喙的权利。

他们也眼馋汤家地堡那么多人, 人口代表了生产力, 可是自家地堡吞不下这么多人啊, 地堡的承载量有限, 现在很多地堡因为设施老旧,承载量都在下降。

曙光城却是轻轻松松就把这么多人吃了下去。

看样子她还能吃下不少, 这可怎么办?

曙光城除了在现实中给地堡统治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在游戏里曙光工会也一样让人们羡慕到眼内滴血。

人类在游戏里自发组成了不少组织和工会, 但是这一切游戏都没承认过, 所以就导致这些组织十分松散。

打个比方,一个组织里有十个人,他们上线后十个人领到了三个不同的任务,怎么办?没怎么办,只能是任务相同的一起做任务。

之后因为任务的原因,十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做过任务, 那十个人的组织还能有多团结?

好容易一连几天大家任务一致, 培养了一点默契,可是等到这里的资源没了,大家又得各奔东西。

所以很多组织都是松散领导,也有一部分人是专注于保护,这样一来他们上线就是专门做保护工作,无论做什么任务, 有人保护总比单打独斗要强。

保护者也能拿到自己的任务物资。

但是这种都需要上线后才能确认。

不过人们也摸到了一点规律,就是当资源点的资源还未采集完,任务就有连贯性, 短暂的联手也能维系下去。

而曙光工会是游戏承认的,会长能接到团队任务,团队任务还有机械辅助!

简直让人羡慕死。

也有人试探赵梨,怎么样才能建立工会?

赵梨更懵逼,“我不知道哦,我们本就是游戏建立的城市,那么游戏给我们一个工会也很简单啊。”

“那你是怎么当上会长的?”

赵梨道,“因为我是曙光城的第一批公民啊。”

“……第一批公民只有你一个?”

赵梨道,“还有一个,是我的好朋友小知,可她不愿意当会长,所以就只能我咯。”

“……团队任务怎么接的?”

赵梨道,“工会任务榜单上会出现的,我只要点接受或是拒绝就可以了。哦对了,现在有些任务还能外包,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

“当然!您尽管吩咐!”

随着资源探测器一一修复,游戏也能恢复很多资源点的采集。

闻知就让游戏给曙光工会发布外包权限。

外包任务完成,曙光工会抽取提成。

基本上皆大欢喜,人多力量大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想要接这些任务也不是来个人就行,对曙光城充满警惕和反感的人闻知也不会给出这些任务。

有几家离曙光城很远的地堡有意向和曙光城接触。

他们向曙光城派出了使团。

小智也第一次以曙光城市长的身份接待人类考察者。

使团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曙光城是否有意兼并其他地堡?二,曙光城是否愿意出售物资,这些物资包括保护罩,种子,土壤肥料,工业设备等等,都是游戏里没有的东西,三,游戏为什么要成立一个人类城市。

小智给出了回答,“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我不插手,你们人类已经步入了灭绝的倒计时,地堡统治者□□跋扈,置民众于水深火热中。”

随着小智的述说,汤家地堡,还有闻知以前那个地堡里欺压民众的视频被播放出来,里面还有人恶意让人丧失游戏资格。

考察团面面相觑,十分不安兼尴尬,没人敢说自己的地堡里没有这种事发生。

小智道,“曙光城就没有。”

考察团,“……”

小智继续道,“曙光城的发展上限为一百万人,达到这个标准后就会停止吸纳人口。”

考察团的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现在最大的地堡也就四五十万人,曙光城只要一百万,那也就是两三个大地堡,或是四五个小地堡的人数,这样一来,其他地堡就是安全的。

有人迫不及待,“你怎么证明你说的这些话?”

小智的虚拟形象看向那个人,“我不需要向你们证明,信不信也是你们的事。”

众人哑口无言,想想还真是,如果小智出尔反尔,他们也无可奈何。

小智道,“我建造曙光镇的初衷就在于你们的行为已经影响了游戏里的资源采集,你们专注于内斗,把游戏当成了内斗的工具。”

众人继续沉默。

小智道,“曙光城建立后资源采集就提高了不少,可见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也有人小心翼翼提出现在游戏里组建工会,小智道,“你们没有权限,只能接受曙光工会的外包任务。”

想要接受外包任务和购买曙光城的物资,就得和曙光城进行建交,对曙光城来讲,建交只需要对方地堡公开曙光城的一切。

小智道,“让你们的民众知道曙光城,了解曙光城,就可以了。”

考察团,“……”知道了以后他们都想过来怎么办?

那个就不是小智能管的了。

反正这就是它(闻知)的要求。

考察团代表们在一起窃窃私语,他们需要曙光工会的外包任务,也需要曙光城的物资,别的不说,就那个护罩,太让人眼馋了,有了护罩才能从地下回到地面生活。

能来到地面生活,是所有人类的向往。

但是向地堡居民公布曙光城的一切?这不就是给曙光城打广告,然后自己地堡的民众都跑光了怎么办?

千万别小看人类的想象力,有个考察团成员低声道,“那个智能市长不是说了吗?曙光城发展上线是一百万人,我看了一下,现在这里已经有了二十五万人左右,那就是还有七十万人的缺口,如果我们把这个缺口给它补上了,那么曙光城也就不会再接纳其他人了。”

没有反应过来的人道,“怎么补,把我们地堡的人拿来补吗?”

旁边反应过来的人眼神闪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