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成规律了(1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307 字 22天前

因为接触时间太短,姚培芳对于考察团的成员们都不太熟。

女的还好说,人数少,比较容易分辨。

可男的那么多人她可无法一下子记住他们的名字。

他们相似的特点太多都是男性、全穿西服、个子都不太高。

仅有天坛的园长、副团长和服务局的金副局长以及乔处长,这几个为首的人物因为总和宁卫民说话,姚培芳还能区别开来,而其他人对她来说可就为难了。

不过好就好在,国人在外旅行都有个统一的特点,就是爱照相,走一路,照一路。

实际上,今天考察团真正需要姚培芳帮忙的事,差不多也就是帮忙拍照和照看衣物、皮包。

这么一来,随着这些人在不同的景致前召唤求助,姚培芳渐渐也就和考察团的成员们逐渐熟悉起来,而且还真的帮上了一些人的大忙。

比如一位服务局的李处长因为只顾拍照,粗心大意,就把高级照像机的镜头盖儿丢了。

还是多亏姚培芳足够细心,又不怕辛苦,马上回头去找,才帮他找到了。

这让李处长非常感激,为此还发表了一套有点特别的致谢言语。

“谢谢小姚,也谢谢宁经理。多亏有小姚在,我的相机才没丢了盖子。多亏宁经理有眼光,才为大家请了这么一位好助手,好好好,为了感谢你们两个,我给你们也拍一张合影好了,回头相片洗出来给你们一人一张。来来来,你们站在一起,都不要拘束嘛,又没有让你们抱在一起。都什么时代了,年轻人怎么比我们这些人还放不开……”

这话一说,看着李处长拿着相机大呼小叫的样子,大家都集体打起了哈哈。

于是在大家的撺掇之下,宁卫民和姚培芳只有听从摆弄,在众目睽睽下摆拍了一张男在后,女在前,身体相依,体现“革命友谊”的照片。

宁卫民一个大男人当然无所谓,姚培芳虽说半推半就,有点害羞,但内心也觉得挺开心。

说实话,她一直都挺想跟宁卫民拍一张合影的,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毕竟宁卫民在国内时尚界已经是很有分量的人物。

这张合影即能满足自己那份小小倾慕,而且拿回去也足够在业内唬人了。

好处不要太多。

所以为此,无意间达成一个小心愿的姚培芳可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李处长。

不过高兴归高兴,有关考察团如此酷爱拍照,她也是有点看不懂了。

因为在她看来,来东京迪斯尼的时间就安排了一天,机会就只有这么一次。

可迪斯尼乐园园区太过庞大,好像没有几天根本就玩不完的,偏偏考察团的人都只顾拍照,一张一张拍个没完,把时间都浪费在拍照上了。

实际上除了秘书小罗和常莎莎,却压根没有几个人有去体验项目的兴致。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照这么多的像呢?您为什么不去体验体验游乐设施呢?”

当陪着考察团一一逛完了世界集市和探险乐园区,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实在忍不住了,姚培芳终于开口询问李处长。

“出国一趟不容易,当然要多拍照片留做纪念!”李处长笑呵呵回答,“游乐设施不着急,等先拍够了再说。”

“其实有几张就可以了。有人出国照一张像片,带回国内要把它镶上镜框挂在墙上。要是有几张,会放在玻璃板在抽屉里。再说洗那么多张,不是要很多钱嘛!”姚培芳好意规劝。

然而李处长却另有一番自己的道理。

“小姚啊,你讲的有道理

!不过我们胶卷不用花钱,洗印也有免费的地方,我只要照一照也费不了多少事,回国了这些照片拿给同事、家里人一看,还省得介绍啦!出国一次不容易,一辈子也许就轮上一次,当然多看看多逛逛才值得!可我们出国不是我们自己逛高兴了就行了,亲戚朋友也指望着能借我们的眼睛长见识呢。”

另一个天坛公园的人打诨说,“就是啊,咱们买的东西,就没有一样是给自己买的,还不是全给别人带的。所以要我说,最好有一架摄像机,拍一部记录片为最妙!”

“摄像机不行!还是照相机好!”李处长认真地说,“你要想想,有了摄像机还不够,那不得有录像机才能播放吗?何况一盘录像带多少钱?哪有儿照片方便实惠,洗出来放在相册里,什么时候想看什么时候看。”

别说,这话立刻获得了对方的赞叹,直说“对对对。还是李处长见地高。”

这还不算,李处长反向还劝起了姚培芳,“小姚啊,别怪我多嘴,要我说你在日本,就应该多照一些相片才是。别的不说,身在异乡,父母总会惦记吧?可文字和语言都不足以取信于人,你说自己过得好,无论是写信还是打长途电话,父母仍然会半信半疑。你要真想让他们放心,自然是照片才有说服力。眼见为实嘛,对吗?”

别说,这番话还真有点道理,把姚培芳给说的一愣一愣的。真的让她重新开始审视照片的意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