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出乎意料(1 / 2)

长门好细腰 姒锦 335 字 11天前

炉子往面前一放,火光散发出来的温暖,笼罩过来。

冯蕴舒适地一叹,没有客气,连声道谢,冲敖七笑了笑,“小七,是不是让你为难了?”

敖七蹙眉,不满地哼一声。

很低,很难分辨。

“舅母何须跟我客气?”

他最受不得冯蕴见外的话。

冯蕴莞尔,伸出双手放在炉子上方烤火,“那我就受用了。”

敖七没有吭声,回头看向叶闯。

叶闯偏开头,侧过身,抱着腰刀,一副“我什么都看不见”的样子。

敖七这才回过头来,将捂在怀里的一个油纸袋递给冯蕴。

“烤芋子,舅母垫一垫肚子。”

冯蕴怔住。

为早日赶到沂水,她日夜兼程,来得很急,路上只是简单地吃了点干饼。可能平常享福惯了,她吃着不顺喉,只潦草地将就了两口,这一煎,就到了入夜,腹中空空。

温热的,散发着食物的香气,对她来说,就是诱惑。

“拿着。”敖七见她不动,又往前递了递,“热的。”

“雪中送炭,多谢。”冯蕴笑着接过来。

不得不说,敖七真的是一个细心温柔又善良会照顾人的好儿郎。

当初给鳌崽抓鱼捉泥鳅,宠得鳌崽不像话,不然鳌崽也不会那样喜欢他——

敖七也是冯蕴身边的人里面,鳌崽最喜欢的一个。

这样的儿郎,阿米尔嫁给他,是有福的……

小满伸手来帮冯蕴剥皮,冯蕴微微一笑,递给她,扭头问敖七:

“你吃了吗?”

敖七:“吃了。”

冯蕴点点头。

倘若没有以前那些事情,她是很愿意和敖七说话的。

可眼下在这沂水之上,虽然算不得孤男寡女,可总归是有些不大好。

她道:“那小七赶紧回去歇一会。等到了北岸,还不知是怎生光景,你要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敖七并不意外她会这么说。

撵他,她是一把好手。

“很久没听舅母教诲了。”敖七望一眼昏黄的夜灯,笑了笑:“今夜有幸同行,还想再听一听舅母的高见。”

冯蕴略一迟疑,“你想听什么?”

敖七:“你先吃,吃完再说。”

几个芋儿烤得很软,外焦里嫩,吃入嘴里,口舌和胃都得到了满足。

“好吃吗?”敖七坐在对面,隔着不远不近地距离,平静地问冯蕴。

冯蕴一怔。

她低低笑了下。

“好吃。不瞒你,我是真饿了。这个时候吃什么都是山珍海味。”

小满也接嘴道:“娘子在路上就没怎么吃东西。幸得敖将军备上美食。”

“这叫什么美食?就是寻常食物,舅母不嫌弃就好。”敖七面不改色地说完,仿佛想到什么似的,眼里闪过一抹复杂而深沉的光芒。

“说来,芋儿的吃法,还是舅母教给我们的。”

一股难言的感慨涌上心间。

敖七声音略略喑哑。

冯蕴带他们上山挖芋子的时候,他还无须跟她保持距离,也无须这么虚伪的说话……

舱内短暂的沉寂下来。

小满、叶闯、冯蕴、敖七。他们四个都是从那时一同走过来的。那时候,他们十分熟悉,彼此的身份也和现在截然不同。

情绪在一瞬间滋生。

又很快湮灭。

在敖七的心间浮浮沉沉。

他明知彼此都已成婚,该放下的就必须放下,可年少时刻骨铭心的爱慕,从懵然不懂到情窦初开还有暗夜里那些疯狂的渴望和幻想,全是因她一人。

敖七很难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他看着冯蕴的面容,低低一笑。

“还是那年燕子山的菌汤和芋子好吃,还有野猪肉……有时想来,甚是怀念。”

冯蕴漫不经心地擦拭一下嘴角,淡淡道:“你方才不是有话要问?”

敖七沉默一下,道:“邺城李宗训厚颜无耻,以李太后和淳德帝等一干邺城宗室亲贵的性命要挟,让北雍军退出相州……舅母如何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冯蕴思忖一下,“用眼睛看。”

敖七:……

舱里挂着的风灯,微微一荡。

冯蕴这才慢慢开口,“你从小就崇拜阿舅,对他应该有信心才对。李太后是李宗训的女儿,她的生死,亲生父亲都不在意,哪里轮得到咱们担心?亲爹到弑女,又何须旁人来干涉?至于淳德小皇帝和邺城宗室……”

晋宗室一脉相承,裴獗是晋臣,北雍军是晋军,如果全然不考虑这些人的生死,难免落人口舌。

当然,这只是李宗训和大多数人的想法。

冯蕴略一思忖,便冷冷笑开。

“那就让他们去死好了,反正跟李宗训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敖七吓一跳。

冯蕴看着他慢悠悠开口。

“死人,就不会再说话。不会说话的死人,一律记在李宗训的账上。我们要做的,是厚葬他们,找个大儒把祭文写得漂亮一些。”

敖七怔怔。

尽管他也是这么想的,但冯蕴在他心里是温柔完美的化身,听到她轻描淡写地说让人去死,还是不免惊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