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子孙福厚(1 / 2)

中伏之日,蝉鸣阵阵,烈日晒得很。

陆宛芝筹划着找个道士算算书院何时开张为好,一打听才知晓这周边的道观寺庙都不少,最有名的三清道观离衙门并不远。

陆宛芝便挑了一个赵珩休沐的日子,与他一起前去了道观之中。

才过未时,两人便起身了,这山阴的天亮得更早些,不过未时太阳已然高挂了。

道观在山顶之上,这山顶瞧着不远又有信徒所修建的石阶,爬起来可也是极累的。

赵珩见着陆宛芝气喘吁吁的模样,便蹲下身子道:“爬了这么点山就累了,你上来,我背你上山把。”

陆宛芝倒也毫不客气,不与自己为难,上去了赵珩的背,伸手揽着他的脖子道:“你力气倒是挺大的,我记得去年冬日里让你们围湖跑圈,独你一人不喊累。”

赵珩道:“我以前虽纨绔爱玩闹,但也是自幼学习武艺的,本来还想着……”

赵珩后边的话就止住不言了。

陆宛芝问着道:“本来还想怎么?”

赵珩道:“你好像变重了呢,先前都没有这么重的。”

陆宛芝道:“你本来练武是想着去明州的吗?”

赵珩点头道:“嗯。”

两人一路聊着,便到了山顶处,这快到山顶的时候,便陆陆续续见到有香客上山。

道观清幽,檀香缭绕,从观前的台子上往下望去,山阴城一览无余,鉴湖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山阴大地上。

赵珩道:“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鉴湖好些地方都已是成了滩涂,把这些滩涂改为农田,小湖填起来,大湖拦上大坝,河道依旧是通着的,但耕地也能变多许多。”

陆宛芝道:“这虽说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但却也是要耗银巨额的,怕是没个十几二十年的做不成,你一离开山阴,下个接手此事的知县说不定还要从中索要好处,这里该有一个人主持此事二十年才行。”

赵珩在陆宛芝耳边道:“你觉得梁王兄怎么样?他是王爷,不缺银两,不会贪污。”

陆宛芝:“人家梁王的封地可是在梁州。”

赵珩浅笑道:“这梁王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为山阴百姓谋福祉的好事,他定不会推脱的。”

陆宛芝想了想那个已黑成昆仑奴的梁王,要是得知赵珩还打着这念头,说不定就要连夜收拾行礼回长安去了。

陆宛芝前去里边寻了三清观的云旭道长,“道长,我想现在山阴城鉴湖旁开一家书院,如今书院已建好,想请道长帮忙挑选一个黄道吉日。”

云旭道长比了一个道号道:“这位夫人请写下你的生辰八字。”

陆宛芝道:“这还与我的生辰八字有关?”

云旭道长点头道:“夫人既是书院之长,这书院开张的日子也与您有关的。”

陆宛芝在红纸上写下了自个儿的生辰八字,云旭道长看了一眼陆宛芝道:“夫人的命真好,日后定会儿女双全,子孙满堂,福泽绵延,实乃是老道看过的最好的命了。”

赵珩笑笑道:“你这老道可要比长安城隍庙里面那个神棍灵多了。”

陆宛芝看了一眼赵珩道:“不得无礼,道长可能定下开张之日?”

“山阴人讲究五荒六月不好办事,七月也不是个好日子,八月初一正正好是合适书院开张之日。”

陆宛芝答谢道:“多谢道长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