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衙门外响起的唢呐(2 / 2)

“皇帝既然给了你权利,就不会贸然收回。”文氏说,“君臣之间的信任,不是单纯让君上相信臣子,做臣下的也该相信君主。”

“谢母亲教诲。”孟长青快速吃起早饭,再不吃碗里就没菜了。

文氏见孟长青吃的差不多了,又接着问:“八方跟我说,你打算到各县搜些家畜,让北山县的百姓来养?”

八方低下头,权当自己不在。

“是。”孟长青说:“光指着地里的收成,难免心里没底。现在野草多,北山县目前又是地多人少,所以养些吃草的东西,只要人勤快些就能养得活。”

文氏点头,却又说:“这件事即便你不做,他们自己一旦有余力也会养些家畜。

但现在,县里没几个人能得空闲,虽说稷米已经种下,但豆种还没种完,百姓们还得接着开荒,除地里的活之外,还要忙着给自己建房。

若再加上饲养家畜的活,那就太累了。”

“母亲,我想他们不怕累,只怕日子是熬不尽的苦难。”孟长青保证道:“不过是跟鸡崽一样,我从别县买来再卖给他们,我在其中只略赚些辛苦费。”

“你是有成算的人。”文氏说,“薯种的事,皇帝那里走不通,就再想别的办法。”

孟长青点头,“我打算在就近的州府打听打听。”

文氏刚想问孟长青还喝不喝粥,忽听到县衙外一阵唢呐响。

“什么声音。”八方可算是找到了理由,“夫人,少爷,我出去看看。”

“母亲,我吃饱了,我也出去看看。”

看文氏点头,孟长青才起身离开。

她落后八方一段,刚走到县衙门口,就见八方乐跳着回来,“少爷,又是娶亲的。”他言语很是不正经,“您知道那新郎官多大?”

“多大?”

“您猜!”

孟长青只收起表情看了他一眼,八方自己就赶紧道:“瞧着最多只有十二三岁,那新娘瞧着倒是比新郎大上几岁。”

孟长青看办喜事的人家距离衙门不远,干脆也走过去看个热闹。

原先聚在门口看热闹的人们,见到孟长青过来纷纷让路。

王腊梅见自家娶儿媳连县老爷都上了门,自觉面上有光,当即推开旁人拉着孟长青到家上座,又奉上喜茶,叫刚过门的新娘前来招呼。

孟长青从那双粗糙的手上接过茶碗,问那双手的主人,“你之前是哪里人?今年多大了?”

新娘很是拘谨,既不敢看孟长青,也不敢在众人面前回话。

“她是巍山县的,今年虚岁有十五了,刚好比我家柱子大三岁。”王腊梅喜滋滋道:“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她这个年纪配我家柱子正合适。”

孟长青笑着应了一声,目光又落回新娘身上,她这一身新衣针脚粗大,布料颜色有色差,且只有最外面一件衣服是新的,里面的衣服领口都磨破了。

孟长青对着她,实在说不出一句恭喜的话。

这个王腊梅家的情况,她多少有所了解,丈夫早几年去世了,她自己带着一个儿子生活,平常性格很是强势、爱占便宜。

她落到王腊梅手上,大概率没什么好日子过。

孟长青看向王腊梅,“恭喜你啊,找了个这么标致的儿媳妇。”她从袖袋里摸出小半串铜钱递给王腊梅,“不能白喝你家的喜茶。”

王腊梅的眉毛都快舒展飞了,一把握住铜钱连连拜谢。(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