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再见,君子扶苏!(2 / 2)

“若是宽赦野人的国策得以执行,各郡县得以重新利用的土地不在少数。”

“实在不堪任用者,干脆把之前废弃的土地分给他们。”

“既能就近安置,又能给给朝廷添几分税赋收成。”

扶苏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就依先生所言!”

二人心里都明白,朝廷只是看上了野人庞大的劳动力,并非要开善堂普度众生。

有劳作能力的当然要收归己用,剩下的老弱病残只能由他们自生自灭。

“先生再帮本宫想想,可还有遗漏之处?”

扶苏迫不及待想要整理出详细章程,送至父皇面前过目。

眼下的良机千载难逢,趁着父皇心情大好,只要别太过分的要求他都会答应。

“还有……”

陈庆沉思片刻,抬起头说:“兵法上讲究料敌从宽,施政也是一般。”

“倘若真的有千万野人归籍,抽调其中青壮数百万赴京畿开矿、修路、筑桥。”

“殿下想好将来如何安置他们了没有?”

扶苏莞尔一笑:“咱们不是早就商议过,分流至北地、月氏、朝鲜屯垦戍边。”

“其中优良者,可收入内务府麾下。”

“大秦地广人稀,总能妥善安置的。”

陈庆提醒道:“殿下可别忘了。”

“目前我等的算计,都是建立在月氏会迁徙别处,朝鲜恭顺臣服的前提下。”

“若是月氏不走了呢?”

“朝鲜王箕准不堪屈居人下,想方设法赶走了蒙甘。”

“您又如之奈何?”

他想试一试扶苏的心性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本宫还真没想过。”

扶苏皱起了眉头。

按照先前种种迹象来推测,月氏已经做好了远走他乡的准备,从使节都隆采购的各项物资都可以得到证实。

朝鲜王是个昏聩无能之辈,但凡真有胆量敢驱逐蒙甘,也不会使国邦内忧外患,百姓遭受侵辱。

不过料事从难。

这种可能性虽然小,也不是绝对没有。

沉吟许久后,他沉声答道:“先生之前与月氏签过关山条约,言明秦国有派驻军民、开设驿站、商馆的权利。”

“咱们把人派过去,多占些地建城、开垦。”

“有西征军震慑,想来月氏也不敢为难。”

“等筑好城池,就由不得他们了。”

陈庆忍不住大笑出声。

好家伙!

殿下的进步很大嘛!

“先生,本宫的想法没错吧?”

扶苏羞愧的涨红了脸,可又觉得自己身为人君,为子民谋福祉是应有之义。

“殿下说的没错。”

“月氏不想体面地离开,咱们就帮它体面。”

“不过……”

“秦乃天朝上国,与这样的化外小邦交涉无须如此麻烦。”

陈庆大喇喇地一挥手:“朝廷尽管从礼部挑人,再赴月氏。”

“开门见山直接道明,让月氏割让土地,给秦国百姓屯垦。”

“咱们的要求堂堂正正,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月氏肯定要说了,关山条约没有这一条啊?”

“使节大大方方地告诉他:现在就有了!来人,将国书呈上来,请月氏国主签字用印。”

扶苏哈哈大笑,牵动了伤处痛呼了一声。

“先生,如您所言,礼部很快就无人可用了。”

陈庆满不在乎地说:“使节原本就是消耗类资源。养士千日,不就用在一朝嘛!”

“秦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出人头地的士人。”

“殿下大可放心,遭遇不测的使节再多,礼部照样人满为患。”

他接着分析道:“月氏答应了,咱们就有了充足的法理依据去占地安置。它不答应还擅杀秦国使节,那就更好不过了,发兵灭其族即可。”

扶苏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那句轻飘飘的‘发兵灭其族’心中竟然没有任何波澜。

要想成为万民敬仰的圣君,对外族提起屠刀原本就是他的职责!

“朝鲜也是一般无二。”

“微臣想着什么时候起草一份国书,派兵马送至朝鲜。”

“暂且保留箕准的国主虚名,由秦国官吏逐级接管地方政事。”

“不出二三十年,箕准郁郁不乐,说不定哪天就暴毙而亡了。”

“届时再将朝鲜划归大秦治下,分设郡县。”

陈庆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汤涟等朝鲜士人还在苦心钻研秦国的礼仪法典,意图寻找到朝鲜的强国之策。

本侯心地仁善,自然见不得你们受苦。

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将朝鲜变成秦国的郡县。

这下你们该得偿所愿了吧?

扶苏目光坚定地颔首:“先生所言有理。”

“以蒙甘的才干,五千兵马足以震慑不臣。”

陈庆长舒了口气。

今天跟扶苏的谈话出乎意料的顺利。

再也不用磨破了嘴皮子,苦口婆心地一遍遍劝谏。

“殿下,微臣说句不避嫌的话……”

陈庆左右旁顾一番,低声说:“若哪天您君临天下,最想做的是什么?”

扶苏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让天下百姓全都能吃饱饭!”

一瞬间,二人四目相对,畅快地发笑。

“殿下已知世间真意,可以出师矣。”

陈庆想做个伸手抚须的动作,结果伸手摸了个空。

他捏着下巴,自豪地挺直腰杆。

什么气吞山河、睥睨八方都是虚的。

要想社稷安定,做好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足够了——让百姓吃饱饭。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殿下哪天若是心中迷惑,举棋不定,就想想今过的话。”

陈庆恭敬地行了一礼,告辞离开。

扶苏坐在床榻上,直到对方背影消失在视线内,才收回了目光。

世事就是如此难为。

想让百姓吃饱饭,钱从哪来?粮从哪来?

他想要做点什么,手中就要有钱有粮。

而这些又必须从百姓手中收取,加大子民的负担。

如此就陷入了死循环。

当挣开了心中的枷锁,眼前豁然开朗。

想要碗里的粮,先得提起杀人的刀!

为了万里江山锦绣如画,就得屈身去做他之前最不忍为之事。

“只要大秦国泰民安,本宫又何惧血染八荒?”

扶苏平淡地笑了笑,以往所学的一切渐渐消散在脑海。

再见,君子扶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