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 / 2)

“王,你也是踢球的,有些话别人可能不理解,你应该懂,尤其是你还在德国呆了一年多。咱们中国足球和外国足球有多大差距,你应该知道。我还记得你第一次来我这儿跟我说的。一个区区八万人口的图宾根,在中国也就是一个镇!居然有十块简易球场,我们大上海快千万人口了,除去学校操场不算,真正给市民的简易球场有十个没有?你别说,那次你走后我真查了一下,我告诉你,一块都没有!”

老徐头说到这气的拍桌子:“他妈的有两个骚钱儿就去盖大楼,有点地就都卖了搞房地产,把老百姓给挤的没地方玩,孩么都给迷上电子游戏了,整天往屋里一蹲,一瞅全他妈是近视眼!我们这帮中老年的想多活两年健健身么,就只能趁着人家商场下班上人家门口蹦跶去!就这,还撵我们!你再瞅瞅人德国,面积比我们,人口密度比我们大,经济比我们发达,还能搞出来这么多公益体育设施,人家足球能差吗?你们这届八4国少,高跟我说全国注册球员才个!德国的有多少,十万能挡住不?当年说‘智慧其头脑,野蛮其体魄’都忘干净了!整天就是钱钱钱,有钱就快乐了,有钱就健康了?那印钞厂厂长就长生不老了!”

“别生气,顺顺气,大环境就这样嘛。”王艾站起来给老徐头满了一杯茶。

老徐头喝了口茶,顺了顺气:“说起大环境,这也是我着急的原因。过去我们全国都是体校,从孩子上学第一年起就开始逐层选拔,按照长处分配。过去我们多穷啊,营养多差啊,训练多不科学啊,可就这样,还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世界冠军。现在条件好了,可是经济转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你是大学生你能懂。体校都完了,在市场经济里就该是各类型的足球学校和俱乐部青训接盘。可这转轨不是马上就能完事儿的,十年二十年都是它。要说其他事,咱们等等没什么,可足球等得起吗?十年就是一代人啊!这要人才断了档,以后能接的起来吗?”

“王,你还,你可能没法体会我这样的老头子的想法。一辈子什么都吃过了,见过了,还能有什么图的?可搞了一辈子足球,总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传承吧?从三十年代李慧堂那一代人开始算,到现在整整七十年了,按十年一个周期数,整整七代足球人。前边又是打仗,又是饥荒,又是搞运动的,足球都没断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这帮老头子说话算了,反而足球传承断了,我们对得起谁啊。”

说到这,徐根宝盯着墙上的周总理接见他握手的大副黑白照片:“当年周总理接见我们的时候嘱咐我们,让我们把足球搞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带给人民快乐!那时候的我多年轻,可总理都走了这么久了,我都这么老了,可我……”

说到这,徐根宝突然情绪激动起来,连连捶着椅子扶手:“惭愧呀!”

徐根宝摘下眼镜,低头擦眼泪:“总理嘱咐的事儿我们是一件儿也没办好啊。球迷骂我们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是给球迷快乐多还是憋气多,这眼瞅老了老了么,中国足球没上去不说,反而要没了,这就死了也没脸啊!”

王艾深深吸了口气,扭头望向窗外那夜色里的充满破败气息的根宝足球基地。

一代伟人对中国的影响就这么大吗?哪怕去世了几十年,他当初的一句话还在激励着当年青春飞扬的伙儿,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不顾年迈,砥砺前行!

好半天,又擦眼泪又擤鼻涕的老徐头恢复过来:“王,让你看笑话了。”

王艾呵呵一笑:“要不我也给您哭一个?”

“去!这混子!连你师爷你也逗!”徐根宝笑骂,又摇摇头自嘲的道:“可能是真老了,最近就迷上哭鼻子了,真没出息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