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神的类型(2 / 2)

疯狂乐园 席卷 2526 字 5个月前

夺取区域神神名的好处是能够打包获得相应区域的神权。

在区域神当中,那些局部区域神名,如某某“山神”、某某“河神”之流,都只是从神,根本没资格参与围歼何洛。

当然,区域神里也有真神级存在,比如“南方增长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就是。

可惜这两位的神权仅限于“善见”城、“周罗善见”城,以及“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的守护神神权。

如果何洛真能击杀拥有叙事权的区域真神,祂名下的叙事就会相应增加。

只可惜这回祂一个都没捞到。

概念神是相对抽象的神名,通常是由神系创世神或者至高神册封的神名,比如何洛的“死神”,又比如“天蓬元帅”、“真武大帝”等。

概念神的神权来自于册封时给出的定义,也能随着至高神的重新定义而改变,甚至可以被剥夺。

也就是说,何洛收获的那堆概念神神名,一个都不值钱。

只要“大日如来”一道法旨,随时可以将其夺回,并重新册封给其他人。

从神名带来的收益来看,当然是区域神价值最高。

但是从神名对应的实力来看,则是规则神最强。

再换一个角度,从神权来评价,概念神是神权最大的。

区域神有很强的局限性,一旦脱离所瞎区域,该神名就只是个虚名,没有任何神权。

而概念神拥有最多的信徒,能够收获最多的信仰之力。

信徒越多,祂们的神权就越强,地位就更高。

反之,则有可能没落。

规则神最容易受到信仰绑架,因为信徒对祂们的印象过于单一,过于模板化。

比如“雷神”就是负责打雷的工具人,没有什么个性。

如果非要赋予“雷神”性格,基本上就是托尔那样的暴脾气。

结果就是规则神最容易失去人性,沦为大道的傀儡,最终变成天道的一部分。

正因为三种神各有所长,又各有缺陷,所以才会出现一个神拥有多种神名的情况。

比如“天蓬元帅”最初是区域神“破军星”,执掌“北斗九星”的斗柄。

祂就是典型的由区域神起步,再受封为概念神的案例。

再比如“众神之王”奥丁,祂崛起于规则神“魔法之神”。

但是为了避免被信仰之力绑架,祂以斯堪的纳维亚神系主神的名义,册封自己为概念神“众神之王”。

同时祂又兼任预言、王权、智慧、治愈、诗歌、战争与死亡等多种神职,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信徒中的形象更加丰满、人格更加全面。

至于从概念神出身的诸神,代表人物便是希伯来神系的“上帝”Jhwh。(作者注:耶和华其实是Jhwh四个字母的音译。)

不过希伯来神系有多个教派,所以祂们的“上帝”其实也不止一位,彼此争夺信仰。

总体来说,为了解决单一神名的不足之处,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时拥有多个神名,取长补短。

这样一来,各大神系的老牌真神们基本上都拥有不止一个神名。

然后祂们又用分身来掌握不同的神名,这样一来,就算陨落了一个分身,也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这就是何洛为什么杀了一堆概念神分身的原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