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战将起(2 / 2)

周琦盛情款待钟繇,极尽拉拢。

他可是知道,眼前之人的政治水平,丝毫不逊色于杜畿,而且又出身世家大族,名门之后,影响力非同小可。

钟繇还老当益壮,七十四岁的时候,生下了灭掉蜀国的钟会。

若能将其招募至麾下,对于周琦的霸业将大有裨益。

钟繇虽未拒绝周琦的好意,却也没有应允下来,言谈之间游刃有余。

周琦却是知道,此人未必看得上自己,也就没有过多挽留。

就在扬州各地,都如火如荼发展之际,诸侯之间的争斗,也逐渐趋于白热化。

此时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继续僵持,难舍难分,公孙瓒还隐隐占据上风,袁绍始终处于守势。

汝南袁术不甘寂寞,想要趁着袁绍被牵制之际,先攻打兖州,消灭袁绍的头号铁杆小弟曹操。

此时的曹操,被济北相鲍信等人迎为兖州牧,而且刚刚平定了境内的黄巾叛乱,招降黄巾士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从中挑选精锐编成青州兵,一时间声势大震。

袁术担心曹操领兵南下攻打自己,就想要趁着对方初定兖州,根基未稳之际,将其消灭。

只不过,他此前得罪了周琦,担心车骑将军趁着自己北伐之时,起兵偷袭自己后方,就有些犹豫不定。

郑泰却是说道:“吾观周琦此人,其志不小,今受朝廷册封,督南方四州兵事,必有图谋荆州之志。”

“刘表与袁绍苟合,将军若攻曹操,就算周琦不引兵来攻,刘表恐怕也不会坐视不理。”

“为今之计,可再使驱虎吞狼之策,派遣使者劝说周琦引兵攻刘表。”

“如此,将军则无后顾之忧,可起大军伐曹操也。”

袁术闻言大喜,当即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往寿春,想要与周琦结盟。

周琦收下礼物以后,急招麾下众人前来议事。

对于与袁术结盟之事,大部分人都持反对态度。

他们之所以反对,乃是因为此前庐江郡之事,让众人觉得袁术反复无常,不可尽信。

更何况,周琦已经提前与袁绍结盟,如果此时撕毁盟约,再去与袁术结盟的话,必然会让天下人所不齿。

当然,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

支持者认为,如今扬州兵马已足,粮草已丰,正是吞并荆州的大好时机。

此时袁术打算起兵攻打曹操,扬州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攻打刘表。

却还是有人出言反对。

他们觉得,刘表乃汉室宗亲,若无故发兵攻之,必会引人非议,与车骑将军名声有损。

眼看众人争执不下,扯了半天都没统一意见,周琦不由苦恼的揉了揉眉头。

此直到此时他才觉得,手下太多了也有很多烦恼,那就是派系林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意见。

眼看众人各执一词,周琦最终将目光放在了田丰。

田丰之所以前来扬州,正是为了冀州与扬州结盟。

如果现在撕毁与袁绍之间的盟约,转而与袁术结盟的话,也不得不考虑田丰的心情。

“元皓有何高见?”

田丰略作沉吟,继而正色道:“若撕毁与袁本初之间的盟约,对于主公的确名声有损。”

这段时间,在周琦的示意下,麾下文武对自己的称呼,也慢慢从“明公”变成了“主公”。

按理来讲,主公这个称呼,应该是三国时期刘备的特称。

不过周琦觉得,明公称呼太烂大街,应该有自己独有的称呼才好对。

就好像历史上,刘备属下称其为主公,孙权手下称其为至尊一样。

有独属于自己的称呼,这才显得有些逼格。

现在的刘备,还只是一个小虾米,这种称呼根本没有普及。

周琦索性捷足先登,截了刘备的胡。

看到众人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自己身上,田丰继续说道:“然如今的确是攻打荆州的最好时机,不容错过。”

“主公虽然与袁绍结盟,却未与刘表结盟。可与袁术暗中约定,彼攻曹操,我攻刘表,却并不明面上结盟,如此世人亦无话可说。”

张允却是问道:“刘表乃汉室宗亲,赴任以来勤勤恳恳,并无大错。”

“主公若贸然引兵攻之,岂不落人口实?”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易如反掌。”

就在此时,一道清朗的声音却是响起。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却看到了满脸笑容的戏志才。

周琦眼睛大亮,问道:“志才有何良策?”

戏志才笑道:“主公如今督南方四州军事,正好益州刘焉命人隔绝道路,杀害朝廷使者,制造天子车仪,意图谋反。”

“主公可上表天子,督荆、扬两州兵马讨伐刘焉。”

“此前主公以假道伐虢之策攻取江夏,若借道荆州攻打刘焉,刘表必然心生警惕,担心主公故伎重施而不肯应允。”

“彼若不允,主公就可以名正言顺攻打荆州。”

众人闻言,尽皆拜服。

周琦遂采纳田丰、戏志才之策,一面与袁术暗中达成约定,一面派遣使者前往长安,痛斥刘焉罪行,请求朝廷允许出兵攻打益州。

面对周琦的请求,朝廷自然求之不得,满口答应。

周琦得到天子诏书以后,当即命人前往荆州通知刘表,让他在荆州征调粮草、兵马,准备一同攻打益州,以讨不臣。

却说袁术与周琦暗中达成共识以后,当即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以孙坚为先锋,尽起豫州、南阳之兵马,挥军攻打兖州。

此时的曹操,其兖州牧之位属于自领,名不正言不顺。

反观袁术,却是带着正牌朝廷册封的兖州刺史,倒是占据大义名分。

袁术屯军于封丘,联合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南匈奴于扶罗等人,与曹操战于匡亭。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走势,此次双方交战袁术大败,只得退保雍丘,南回寿春。

不过由于周琦的蝴蝶效应,孙坚没有死在黄祖手下。

有了孙坚这位骁勇善战的大将,袁术仗着豫州兵马众多、粮草充足,居然与曹操杀的难舍难分。

双方交战互有胜负,战局僵持下来,居然谁也奈何不得谁。

眼看战局焦灼,郑泰再次献计,可联合徐州牧陶谦,共击曹操。

如此曹操首尾不得兼顾,必然大败。

袁术纳其言,派遣使者前往徐州,说服陶谦出兵攻打曹操。

真实历史上的陶谦,可并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烂好人,反而是一位野心勃勃之辈。

按照原本历史,李傕、郭汜占据长安以后,陶谦联合十余人,他们或为一方诸侯,或是一方大儒,打算效仿昔日诸侯讨董,共举名将朱儁为太师,以讨李傕、郭汜。

却因为李傕用计召朱儁入朝,才让陶谦计划落空。

这个时空,朱儁早就死于战场之上,陶谦也没有作妖。

他如同周琦那般,派人前往长安朝贡,被朝廷封为徐州牧。

去岁,因袁术与袁绍有隙,袁术求援于公孙瓒,公孙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攻入东郡,屯兵发干,以逼袁绍。

曹操与袁绍合兵一处,大破陶谦。

陶谦并不甘心于那场失败,还想继续图谋兖州,所以当袁术使者抵达徐州,与他商议共击曹操以后,陶谦欣然应允。

恰逢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

陶谦乃与之一同举兵,连下数城,攻取泰山郡,又劫掠东平国,并杀阙宣。

曹操一时间腹背受敌,艰难抵挡。

今天要查资料,思考后续剧情,所以晚了点。

关于陶谦,历史上的确两次主动攻打曹操,都被曹操击败,所以心生怨恨派人劫杀曹操父亲。

这个事情记载的史料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说陶谦派人截杀曹操父亲,也有说他部下贪图曹操父亲财产,私下劫杀。

我个人觉得前者更可信,因为陶谦当时与曹操视同水火,基本不可能派遣属下护送他老爹。

不派手下护送,也就不可能见财起义。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