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君不二,韩司马!(二合一!)(2 / 2)

更何况那小子据说出身寒微,身后毫无世家大族、名门大宗的牵扯!

可谓是清清白白。

要是不趁着他年轻无依,早些收入囊中。

等回头那些世家大族反应过来,岂不悔之晚矣?

更何况是那小子本身就是镇辽军的人。

辽东公孙……

想到这些曾经兵家扛鼎的家族,太康帝脸色就是一阵晦暗不定。

若不是几朝夺嫡的惨烈乱战,血染了神都。

导致双方离心离德。

如今大雍又怎么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只是这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般无奈。

就算是太康帝明知道,或许重新启用兵家诸多遗脉,能够平衡朝局。

力挽如今大雍天下日薄西山的颓势。

可包括太康帝在内的几朝帝君,谁都没有真正付出实际的行动。

原因很简单,他这一脉,不是昔年那些兵家巨擘支持的一方。

某种意义上讲,双方甚至还有血仇。

一旦让这些兵家遗脉重归朝堂,与那些逆臣媾和、合流。

那样或许才是整个大雍姬氏的灾难!

念头倏忽转过间。

太康帝君那双锐利的目光,扫过眼前的老货。

“你收了他们的财货?”

听闻这话的李貂寺,浑身汗如雨下,赶忙重新匍匐在地,涩声道。

“收了。”

感受到头顶那恐怖的杀意镇压而下,李貂寺迅速补充道。

“不过不是辽东公孙给的!”

“而是那姓韩的小子给的!”

说着,他赶忙将韩绍之前给他的储物锦囊交了出来。

然后解释道。

“不是老奴想将这等人才,留给公孙氏。”

“只是觉得那小子太过年轻,一旦陷入这神都繁华中,难免会失了本心。”

“万一遭了那些逆臣的算计,实在太过可惜。”

“还不如让他在外面磨砺一些年头,等到心智长成以后,再为陛下效力不迟。”

“更何况依老奴浅见,那小子身上的‘天赋神通’,也只有身在边地那等苦寒之地,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李貂寺这一连串的话脱口而出。

显得有些急切。

但观他的神色,却极为坦然。

说到底,他这个人虽然贪了一点。

但对太康帝的忠心,却是毫无疑问的。

考虑问题,也全都是从太康帝的角度出发。

太康帝闻言,定定地看了他一阵。

有些被他说服了。

神都繁花似锦迷人眼,只是一方面。

来自那些逆臣的明枪暗箭,会让小子夭折,是另一方面。

但这两者都不是什么决定因素。

毕竟要是连这点东西都扛不住,太康帝又怎么可能指望这样的废物有大用?

这样的废物,又怎么值得他这个当朝帝君大费周章?

真正让太康帝产生犹疑的是,那小子身上所谓的‘天赋神通’。

镇辽军的那份战报,虽然语焉不详。

但有些东西靠瞒是瞒不住的,真正的有心人费上一点心思打探,再加以推算就能猜出个大概。

李貂寺当时在见过韩绍后,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同寻常。

稍稍探查之后,便明悟了一些东西。

并在回来之后,在太康帝面前禀告了一番。

只是之前太康帝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天生异象。

生来就异于常人。

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被追平修为,也就显现不出特殊了。

不过那姓韩的小子,唯一特殊的地方。

就在于他的‘天赋’跟战场简直就是绝配!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天赋’的极限在哪里,但以目前的情况推算的话。

只要让他在战场上一路杀下去,想来踏足第七境的武道真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第八境,以及象征着人间极巅的第九境。

暂时就不必考虑了。

太遥远了。

未曾踏足这两个境界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七境修士之后的差距,到底有多么巨大。

看着匍匐在身前的李貂寺,太康帝微微点头。

算是认可了他刚刚的话。

或许继续将那小子留在幽州,给他一些继续成长的机会和时间,才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让太康帝还是有些举棋不定的是……

“说得再多,要是那小子让辽东公孙拉拢了过去,又有什么意义?”

若是不能为自己所用,天赋越好,越是人才。

越是恨不得……得而诛之!

这是所有掌权者的共同想法。

太康帝亦如是。

而太康帝这般心思,自然瞒不过李貂寺这个经年老仆的眼睛,于是赶忙保证道。

“那小子是个忠心的。”

说着,又将自己当时躲在暗处听到的话,在太康帝面前复述了一遍。

果然在听到那姓韩的小子,竟然敢当着公孙峙的面呵斥对方的时候。

太康帝原本阴沉的脸色,瞬间荣光满面。

“好烈性!说得也好!”

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你眼里只有辽东公孙一家!而我这个昔日小卒,眼中却有整个天下,却有陛下!’

‘陛下颜面不存,我等雍人的颜面又何存?’

说得好啊!

真该让这天下世家大族、名门大宗,好好听上一听!

尔等世代蒙受姬氏恩泽!

却不如一个昔日小卒,懂得感恩!

懂得忠君!

这般念头转过,等听到李貂寺再三保证,那小子绝对不可能在他面前演戏后。

太康帝喟然长叹一声,感慨道。

“若是这天下之人,皆能如这小卒一般忠勇……”

“我大雍!又何愁不兴?”

这话说完,李貂寺自然是连连点头。

要知道以那小子当初的修为,在公孙峙那个武道真仙面前说出这话。

要不是自己及时出现,震慑了公孙峙和赵言之两人,那小子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如此近乎以死明志的举动,若是还不值得信任,这天下间难道还有值得信任的人吗?

这一刻,太康帝甚至因此重新拾起了几分对这天下的几分信心。

毕竟他还有这样忠心的‘小卒’,在用手中长刀为他这个陛下拼杀!

在策动马蹄,不惜为他这个陛下纵横奔袭数千里!

在为他这个陛下斩孽龙、焚龙城!

甚至在用生命为他这个陛下呐喊!

他必须要振作!

必须要收拾这表面宁静,实则破碎不堪的旧日山河!

否则的话,他如何能对得起这些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大雍好儿郎?

于是心中对韩某人再无怀疑的太康帝,平复了一下心潮涌动的内心。

“你说朕该怎么封赏那小子?”

这话出口。

刚刚还在太康帝面前侃侃而谈的李貂寺,顿时木然站在一旁,闭口不言。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君之所司也。

这个道理,他要是不懂,他也走不到今天的地步。

太康帝见状,心情大好的他,哈哈笑道。

“你啊,还是这般小心。”

说着,指着李貂寺丢在地上的储物锦囊,道。

“收起来吧,也是那小子的一番心意。”

那小子是个会做人的。

更何况他连自己这个帝君身边的奴婢,都这般恭敬。

可见对自己这个陛下,又该恭敬到何等地步!

“那就给他封个侯啊!”

“太祖曾言,非军功者不可封侯!”

“草原那一战,平草原诸部,破蛮族龙城!不亚于破一国国都!”

“定北城下,力战两尊法相大能,近乎以一己之力解了定北城之围!”

“如此赫赫军功,想来也没人能说出个不是来!”

没想到这一次太康帝如此大方的李貂寺,愣了一下。

只是他还是有些犹疑道。

“朝臣会同意吗?”

太康帝闻言,面色一沉,挥手道。

“官职朕懒得跟他们争!这爵位还轮不到他们置喙!”

和官职不同。

爵位一直牢牢掌握在大雍帝君手中。

因为这其中还涉及到封地、食邑的问题。

一旦动了这个权柄,无异于瓜分、肢解整个大雍。

那结果必然是彻底撕破脸,大家鱼死网破!

还没有真正强大到那个程度的他们,在这方面通常不会插手。

说完,太康帝兴致不减之下,甚至挥手招来纸笔。

瞬间泼墨挥毫,写下几个大字,盖上帝君私玺后,交代道。

“准备传旨吧。”

“封那小子个彻侯,食邑万户!”

“至于地方嘛……”

太康帝君玩味一笑。

“整个幽州随他挑!”

他倒要看看,那辽东公孙舍不舍得那些膏腴之地。

这也算是帝王心术吧。

能挖坑,自然毫不客气!

……

 额,加更的章节,明天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