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2 / 2)

“不是。”

假子,假子,自然是假的。

哪有亲子,来得亲?

还容易让人生出不该有的妄念,给未来埋下祸端。

韩绍不会这般无智。

不过他也没跟李文静讲太多,只是告诉他。

“我还想在这里建一座蒙学书院,用来给童子启蒙。”

听到这里,李文静原本微拧的眉头,终于松了下来。

仔细回味了一阵,终于笑道。

“志向不小。”

志向,其实是野心的文雅说法。

韩绍闻言,心道自己这位便宜岳父,还真是个妙人。

笑了笑,便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等流传千古的名言出口。

果然李文静眸光一亮,评价道。

“你这小子,就算不为名将,也当成就一方名儒。”

韩绍失笑。

他也想啊。

佳人揽入怀,提笔润风月,何等风流?

可是系统不允许啊。

有这玩意儿在身,他这辈子怕是注定要当个人屠了。

只是这时李文静还是有些为难道。

“此次大战,府库消耗不小,若是人多怕是支撑不起。”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不只是在说热兵器时代。

换成冷兵器,也是如此。

兵家、战马、粮秣,战端一启,这些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战后的论功、抚恤,同样也是。

幽州苦寒,一郡之地甚至比不上南方小县。

这些年虽然有李文静的苦心经营,外加闪转腾挪,有了一些积蓄。

但终究是经不起天长日久的消磨。

不过在听闻这话后的韩绍,却是微微一笑。

“将军府出面就行,资粮由我一人供应即可。”

李文静闻言,神色一怔。

“伱?”

说完,李文静便准备帮韩绍算算账。

如果只是让养济院那些孤儿吃饱饭,或许还能勉力支撑。

但韩绍想得明显不止是这样,肯定还包括武道启蒙这些……

这样一来,那消耗可就大了去了。

对此,韩绍却是眨了眨笑道。

“伯父可是忘了,我可是一座草原的……”

这话显然是对李文静那天的‘草原王’作出的回应。

李文静定定地看了韩绍一阵,又看了看西郊这片地势开阔的地带,忽然笑道。

“难怪你小子会将这慰灵碑选在这西郊之地。”

韩绍没有回应。

只是再次抬眼望了一眼头顶的虚空。

漫天风雪,自然少不了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阴云密布。

然后才感慨道。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虚空飘雪,算不得无雨。

所以韩绍这话,明显是带着隐喻。

可饶是李文静通晓经典,一时间还是没想到这话出自哪里。

于是迟疑了下便道。

“何解?”

韩绍有些讶异。

这话出自。

按理说,以这方世界‘百家出于易’的说法,不应该没读过。

除非……要么残缺。

要么……两方世界流传的不是一个。

只是无论是哪一点,韩绍都不敢胡言乱语。

想了想,只是将后半句补了上去。

“公弋取彼在穴。”

这话说完。

李文静细细思索了一阵,又望向一旁的公孙度才明悟过来。

‘浓云密布而不降雨,它从我们城邑的西郊升起,君上竭力射取隐藏穴中的害兽……’

这话连起来就好理解了。

前半句,在说积累。

后半句,在说公孙度在蓄势,意图一举猎杀那些窥伺镇辽城的野兽。

果然就在两人在私底下传音的这会儿工夫。

那将军府文吏也终于念完了那篇堪称雄文的祭文。

而那些被这篇祭文牵动心神的镇辽百姓中,有人忽然高声问道。

“大将军!某斗胆问一声!”

“接下来那乌丸蛮狗,咱们还打不打?”

这话出口。

不少人面露复杂之色。

打仗,是要继续死人的。

而今年的这一战,镇辽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可要是不打。

如此多的镇辽儿郎,岂不是白死了!

回想起刚刚那篇祭文中的慷慨壮烈,在场百姓……不甘心!

而这时,听闻这话的公孙度眸间,隐约有火光闪过。

目光扫过一众镇辽百姓,口中沉声道。

“打!”

属于镇辽军的耻辱,属于他公孙度的耻辱。

唯有用鲜血才能洗刷!

没有什么仁义道德。

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他不但要往北打!

总有一天,他还要亲手将某些人头拧下来。

然后踩着他们脑袋,问问他们,你们有几个脑袋,敢捋我公孙度的虎须!

而当公孙度这一个简单的‘打’字落下。

那些原本还有些摇摆的镇辽百姓,终于坚定了神色。

而后迎着风雪,在这块高大的慰灵碑面前,怒吼道。

“复仇!复仇!”

韩绍神色默然地看着沸腾的一幕。

一时间也分不清,到底是公孙度要复仇。

还是这些百姓。

又或者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这股大势的一部分。

不过这对于韩绍,以及他那座曾经的定北城,日后的冠军县来说,都是好事。

独木难成林。

他需要帮助,需要积累。

正如刚刚他说的那句卦象。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公弋取彼在穴!

幽州、乌丸这一局,‘公’命在公孙度。

未来天下这一局,却犹未可知。

总有一天,他韩绍要做主角。

‘彼可取而代之!’

……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