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十二线和老北站(2 / 2)

那时候王洪军初来乍到,连个拔丝地瓜都做不好,经常下班以后把张铁军叫过来教他做菜,那个女孩儿是饭店的前台收银员。

那个时候的自己,还真是傻的可爱呀,像缺心眼似的。张铁军嘲笑了自己几声,有点干巴巴的。

其实什么也不为,单纯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他不懂拒绝,也不会拒绝,别人叫了什么总是不好意思推托,就只能为难自己。

不会拒绝是年轻的标志,还没活明白,等弄懂了,学会了拒绝,人也就不再年轻了。怎么说都是一种伤悲。

他想起了北票的夏茂盛,想起了新民的罗庆贺,也想起了罗庆贺家那个叫四妹儿的邻居女孩儿。

那一年他还答应了四妹儿带她进城看一看呢,结果一直到老都老了,再也没去过那个地方。

当时那个从来没离开过村子的少女的那种开心,兴奋,感激的目光,他很久很久以后都没有忘记。那种对世界的渴望。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十二线这会儿就已经很热闹了,是沈阳人民的菜篮子。

十二线之所以叫十二线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是因为一九三三年的时候,小日子在这里建了一座中央卸売市场。

市场里内设了十三座米仓场和双轨铁路专线,因为铁路线编号是十二,因此被称为十二线,后来叫的人多了,就成了地名。

九零年,这里被沈阳副食集团蔬菜果品总公司接管,成为沈阳市最大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九三年这个时候,市场哈尔滨路这一侧的斯卡拉那栋楼还是批发市场,后面已经建起了半露天大棚,就是一溜的彩钢棚子。

整个九十年代,十二线市场除了主楼就是东北角上那一溜房子是水泥砖头的。

两千年,每家玛超市进入沈阳,接管了十二线批发市场的主楼,后面的水泥房子就成了办公室,负责人姓宋。

两千年的时候他每天骑个电动自行车到处显摆,整天研究怎么切酸菜丝。

蔬果公司的袋装酸菜丝生意做的比榆园要早很多,还有应季的蔬菜果品礼盒,当时所有的包装都是我提供的,天天蹲在那听老宋吹牛逼。

每家玛开业,肯德基那个大可乐杯特别醒目

哈尔滨路原来是铁道线,黄河南大街到了这边儿改叫南京北街,从十二线往东四百八十米,就是原来的老北站,叫辽东总站。

当年东北的铁路被小日子控制着,为了打破垄断,张大帅兴资投建了京奉铁路,才有了这座火车站,改变了整个东北的铁路格局。

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九一年,整整运行了六十二年,功成身退,被新北站替代。

铁路改线以后,就有了哈尔滨路,后来又有了东西快速干道。

汽车顺着哈尔滨路左转,一直走到大北街右转再往南,从中街穿下来到大南街。这会儿的沈阳还没有那么多的单行路,怎么走都行。

单行路是在九五年前后,从铁西开始的。

那个时候铁西兴建了建材批发市场,为了缓解大小货车的拥堵,就把建材城那一片儿划成了单行路。

后来车越来越多,单行路也越来越多。

九七年中街改造成步行街以后,周边的街陆续也改为了单行路。沈阳的马路都是东西为路,南北为街,很好辩认。

顺着大南街下来走到热闹路,从这里右转过去就是五爱市场,左转是南运河先农坛路,过河张铁军就到家了。

这边密密麻麻的平房中间挤着几栋红砖楼,一栋挤着一栋。

走到杨觉寺巷子口,张铁军把降了降车速,仔细打量了一下右手边的那片房子,希望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记忆。

没找到,这会儿乱七八糟的,记忆里的楼还没建起来。

在张冠军给他的那个文件袋里,有个叫孙莹的女孩儿就住在马路边这一片儿舍宅。

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五年以后张铁军和孙莹会在夏宫遇到,然后成为好朋友,恋人,然后又莫名的分开。

事实上,张铁军连两个人具体是因为什么分开的都没搞清楚,就是那么挺突然的就分了,到是也谈不上亏不亏欠。

九三年,孙莹刚刚十五岁,还在读初中。

她长的并不算特别漂亮,但皮肤特别好,特别白嫩,尤其是她的一双手,是那种任何人见过了都不会忘记的样子。

起码可以完败九成以上的手模那种。

她在夏宫上班,除了写字别的搬搬扛扛的工作就没有人舍得让她做,都怕伤了她的手。

有一次她要去拿一箱汽水,刚伸手,她们小刘班长在一边大喝一声:“停,放下,别动。你可别特么吓唬我们了,老老实实站那儿。”

也正是那声大喝,吓的正在签票的张铁军一哆嗦,也让他和孙莹认识了。

其实小刘班长长的才好看,乖乖巧巧的一身媚劲儿,不过那会儿她已经结婚了,没机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