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崔东沟和崔东沟河(2 / 2)

后来崔东沟和崔东沟河都没有了,留下来崔东和崔西这么两个地名,算是对崔家院子的纪念。

崔东是大片的住宅区,崔西这边是住宅,宿舍和工厂的接合区,一直到九十年代到处还都是大烟囱,一座座厂房砖楼横七坚八的。

92年的照片

整个本市市区的建筑和道路其实都是当初小日子的规划,很整齐。

只有崔东到崔西这一片不是,是咱们自己弄的,所以就相当有特点,你横着建我就竖着建,你俩一横一竖我就扭着建,玩的就是异样美。

一直到现在还有几个逆子依然存在。

永丰其实也是崔东沟的一部分,是崔东这片儿的大市场,原来就相当热闹繁荣。

普利斯厂就是这一片横七竖八的红砖大房子里的一处,厂子再往南不远就是本钢三宿和三宿的大锅炉房。

这里原来也是本钢的地盘。

原来整个本市市区,可以说基本都是本钢建设本钢使用,再加个铁路局,一直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才一点一点移交给政府。

在东北这样的情况就很正常,很多城市都是企业一家独大,要么就是部队一家独大。

十九号一早,张铁军坐着周可丽的车来到厂子大门口,周可丽刹住车说:“还开进去吗?要不就停门口吧,你一会儿开车回去。”

“不用。”张铁军摇摇头:“也没有多远,我打个车就回了。”

“我不。”周可丽就噘嘴:“你是不是不打算下班来接我?你是不是嫌我麻烦了?”

“呃……”张铁军看了看周可丽:“你是这么个意思啊?我来接你就坐你车回不行吗?行行行,我开,开,停门口吧。”

“哼。”周可丽难得不讲理一回:“算了,不用了,我自己认识道儿。我找不着家呀用你接?”把车开进了大门。

“你是不是找揍?”张铁军捏了捏周可丽鼓成包子的小脸儿。

“别动。不分个场合呀你?”周可丽白了张铁军一眼,把车停到办公楼下面。

如果不看外面,不比较的话,院子里面还是挺整齐的,一栋两层的小红楼,两栋三层的大红楼,边上是锅炉房和门卫室。

连厂名门牌都没有。

张铁军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儿,下了车到处看了看,这院子原来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厂子接手以后也没修整,就是清扫了一下,感觉有些破败。

电子厂没有什么大型设备,全靠人工,生产线其实就是一条皮带机,职工们坐在运输皮带两侧,面前摆着工具在那闷头干活。

空气里飘着一股子焊锡的味道。

零件机壳都是采购回来的,厂子的生产其实就是完成组装,测试贴牌,然后包装。

原料库,生产线,测试线,包装线,成品库,废品库,采样,这就是厂里的所有部门了,再加上厂部办公室。

这东西现在不愁卖,连个销售部都没有,办公室直接负责联系供货运输。

其实张铁军还是这个小电子厂的供货商,电路板和屏幕是他香港工厂生产的,外壳是沈阳东方机械厂生产的。

那为什么电子厂不自己生产呢?不是说工艺不复杂吗?确实不复杂,不过自己生产的话,成本太高。

你还别奇怪,这是事实。

为什么后来的企业工厂都会把大量工序环节外包(采购)?不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嘛。

周可丽有单独的办公室,主要负责采购和财务两大块,另外一个副总负责生产和库房,还有个负责党务人事的。

厂长现在是副局长兼任,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来厂里。

“还是挺不错的,”张铁军参观了一下周可丽的办公室,休息室,还是挺满意:“有食堂吧?”

“有,就是做的感觉没有咱家食堂好吃。”

“那我叫人给你送?”

“算了吧,太麻烦了,反正就是中午对付一口。也还行。”

“感觉这个地方还是挺适合你的,”张铁军也没坚持:“平时多关注一下废品率,这个得抓住,得严格。”

“我知道,左工那边和我说过了。”

左工就是东方机械厂的厂长,原来沈阳车床厂的工程师。

周可丽的工作其实就是没啥工作,供货方面都是自己家的,不用谈也不用担心质量问题,反过来那边还得为她这操心。

会计是张英给介绍过来的,也是纯自己人。

一天就是看看报表签签字,开开会,相当轻松。因为自家是大股东嘛,她到是有一大半时间在关心生产和销售上的事情。

“销售部早早晚晚还是需要成立的,得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不能完全依靠单位采购和邮电,这个格局很快就会被打破掉了。”

“你不说以后放咱家商场卖吗?”

“反正你就是啥也不想干呗?是不?”

“嗯。”周可丽搂着张铁军的脖子亲了一口:“我懒不?”

“不懒,相当勤快了,我腰现在还酸呢。”

“呸。不许说这些。”

“行,不说。”张铁军亲了亲周可丽:“那你工作吧,我回去了。晚上来接你。”

“你不和他们见见面啊?”

“不用,我和他们又对不上,有事儿我找李局就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