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都在操心孩子(2 / 2)

所以张英暂时还挂着投资公司经理和院线经理,也就是看看报表签个字的事儿,做个统筹。

里外里现在,原来的东方F4就剩张冠军一家三口还蹲在沈阳了,不过进出口公司物流园什么的,重心都在那边,这个没办法。

今天在总部园这边轮值的秘书是张红燕,助理是沈洪兴,杨雪和刘桂兰在五号院呢。话说张铁军也是有一阵子没见过自己这个助理了。

“卫红哥一家搬过来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和我说呢?”张铁军一脸懵逼的问张红燕:“弄的我都不知道这事儿。多不好。

再说广告公司迁到京城来我也不知道啊,谁通知我了?”

张红燕看了看张铁军:“广告公司总部迁过来其实就是换了个名字,没有变动,也不是急事儿,我这不就寻思着等你回来再说。”

这是实话,主要还是这会儿的文件传输太慢了,成本太高,张铁军在外面的话也只能选择必要的文件来转达。

“再说赵经理人家搬家是私事儿,他自己没和你说,和我们也没关系呀,我这不是知道了马上就汇报了嘛。”

张铁军撇了撇嘴:“以后你们上点心,风吹草动的都得盯着点儿,得给我当眼睛才行。”

“盯梢传小话呗?”

“……那到是不至于。他们一家住在哪了?户口落在哪?”

“户口的事儿不知道,现在就住在后面,和张英经理住隔壁。就在西附楼,那一栋住的都是经理级的。”

张铁军抓了抓脖子:“那东楼呢?北楼都住的谁?”

“北楼住的咱们自己职工,东楼给你这边几家办公室了,他们自己协调。”

“够用吗?”

“现在够,以后的话……我听连经理说要建一个职工小区,这边就当做单身宿舍。”

“老连没说把家搬过来?”

“没。”张红燕摇了摇头:“不过我估计以后也是要搬,现在咱们的业务都在这边儿,再就是南方,在沈阳其实不大方便了。”

张铁军点了点头:“还有没有事?”

“那个,姚律师想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孩子上学。他家孩子,他说他家孩子现在读八年级。”

张红燕睁大了眼睛看着张铁军:“八年级是啥年级?我说是初中他说不是。十二岁不应该是小学吗?”

张铁军吧嗒吧嗒嘴,张红燕把茶杯递给他:“我的,你凑合喝一口吧。”这是在张红燕的办公间。

张铁军喝了两口就笑:“这算不算咱们间接接吻?”

张红燕翻了他一眼,把茶杯接了过去:“还用间接呀?就怕你不想亲。”

“可拉倒,这玩笑咱们不开。”张铁军往后退了半步:“香港那边的学制和咱们不一样,它……它特么的,太复杂了。

那边有五种学制还是六种学制来着,都不一样。

他说八年级的话,那肯定就不是香港和新加坡学制,应该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学制。多大?十二岁。

十二岁八年级……应该是英国学制吧?我记着是。英国学制是从一年级到十三年级,然后读预科,美国和加拿大是十二年制。

八年级的话,介于咱们的小学六年和初中一年之间,要是过来上学最好是去小学六年级。”

其实在九四年这会儿,在香港读书和在国内读书的差别不大,都还比较轻松,还没有像以后那样卷起来。

等到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咱们的小学六年学的东西差不多相当于张铁军他们那会儿的初二,那家伙卷的。

也不知道是因为啥,就莫名其妙的一年一年这么卷起来了,把个孩子弄的除了看书别的啥也没时间啥也不会,身体也虚了。

不过想想教材的审核有小日子掺合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人家自己可没卷啊,一直和美国是同步的,搞的是素质教育。

咱们也在说,反复强调是素质教育,就是好像没有人相信。弄的乱七八糟一团糟糕。

张红燕点了点头:“那我和他说一声吧,他今天没在。”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没事我上楼了,攒了多少文件了上面?”

张红燕掩嘴笑起来:“你自己上去看吧,我不知道。”

“我要你何用。”张铁军拎着帽子上了楼,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这边的几栋老楼都是两层的建筑,只有陆军部正面中间钟楼这里有个三楼,总体不到一百五十平的样子。

原来这里是一个内走廊三个小房间,现在是内外两部分。

内部是楼梯间,可以下二楼上四楼(大钟)或者去二楼的楼顶逛逛,外间就是一个通透的大屋子,三面都是窗,还有个小阳台。

当初建的时候这么三个小隔间是用来干什么的谁也不知道,估计是放工具什么的,现在就收拾成了张铁军的办公间。

到是蛮好的,光线也蛮好,里面偏左摆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右侧是会客区,摆着两组沙发什么的。

没有书柜,文件柜到是不少,顺着北侧夹墙摆了好几个。

就是感觉多少有点不方便,秘书助理们来回得爬楼梯,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