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土城坡(2 / 2)

“行。”张铁军点点头,穿上大衣:“这里,万县都着手吧,反正也是建新城,直接买块地应该不难。”

“考虑几个?”

“头一批考虑五个吧,你这边先安排人手,我把驻址考虑一下。”

将来这边会有三十八个区县,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县都需要考虑成立安保公司的分部,这个确实需要想一想。

坐上车出来,张铁军指路,去了中学。

过了飞凤街其实就算是出城了,秀峰街这边原来就是城外,房屋楼宇也是稀稀落落的,算是县城的工业区吧,狭小的民居比较多。

什么烟草公司丝绸厂畜牧局粮油公司路桥公司卷烟厂工业公司电力公司农机厂,都在这条路的两侧分布排列。

学校也多,巫峡镇中学,秀峰中学,秀峰小学都在这边……其实已经在城外了,真正的城外。

就在卷烟厂对面,这地方叫土城坡,原来是老老县城城外的一块墓葬地,五三年在这里建起了巫山中学。

就在客运站不远。

这里也是巫山最大最豪华的学校,相当气派,就是各种传说有点多,夏天的夜晚经常飘点鬼火什么的。

巫山中学也是老县城最后搬迁的单位,零五年才搬走,当时大库已经开始蓄水了,中学校园一度成为一座孤岛,在水中间立着。

当时抢救性挖掘古迹,就从这座学校的下面挖出来两百多座古坟,最深有七米多,涉及到十几个朝代,从东周到两汉,唐元明清一个不少。

二三级文物一大堆。

八十年代这地方‘盛产’龙纹汉砖,古董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宝贝这里论堆,私人家院墙猪圈随处可见。

都是土里拱出来的,或者谁家盖房子就挖出来一堆。

当然,张铁军过来不是找汉砖的,他是来找人的。

他也不可能指着学校告诉别人你们挖吧,这下面两百多座坟,文物论堆算。那肯定得被送走,不是唐家沱就是歌乐山。

蒋卫红看看前面不远的客运站,问张铁军:“咱们跑这来干什么?”

张铁军指了指边上:“靠边停吧,咱们去学校。就这个。”

把车停在路边,几个人从车上下来,一边整理衣服一边看着头上好像随时要落下来的电缆,都一脸迷茫:“来学校干什么?”

“来找人呐,找咱们的小三峡旅游事业负责人。”

“这里?”

“昂,就这里,有什么毛病吗?”

“没有。就是有点奇怪。到这找谁呀?校长?人家也不能干哪。”

“走吧,问题真多。”张铁军带头进了学校。

刘小红是巫山中学的音乐老师,老家就是复龙镇的,复龙镇白坪村。

她家兄妹三个,同母异父的大哥也是老师,在复龙镇钱家小学,她姐姐早些年嫁去了渝城。在南岸区。

刘小红今年二十六,已经结婚有个女儿,老公在县医院工作。

要说起来,她妈妈也是个了不得的,前后两任丈夫,前任是民国区公所的区长,后一任丈夫是生产大队的书记。

虽然一直在乡下,但一辈子也没吃过什么苦。

她是个有脑子有野心的,一直不甘于平淡工作,早早的就在巫山开起了饭店,生活上也是相当富足。

张铁军上辈子认识她的时候,她正担任渝城报业青旅公司的总经理,策划了不少活动,什么巫山红叶节,赶水萝卜节,石壕糯玉米节的。

是个特别有能力有眼光也有执行力的人,就是特别喜欢骂人,越亲近的人骂的越凶,跟着她的老人几天就得哭一场。

一米五几的小个子,胖乎乎的,贼凶。

她哥和她姐姐都一米七多,感觉她光长心眼子了。

“刘小红,有人找你。”

“哎,哪个嘛?”

张铁军笑眯眯的走进来,就看到一个年轻版的刘小红,扎着丸子头精神抖擞的样子,还没有后来那么胖,身材老凹凸了。

也难怪她能迷倒那么些人,就这身材谁看了不得馋?

“小……红姐。我找你。”张铁军差点喊成小姑姑,毕竟上辈子叫了十来年,都顺口了。

“你哪个嘛?我认得你埋?”

“这不就认识了嘛。你有没有时间?想和你说点事儿。”

“……好嘛。”刘小红有点迟疑,但还是同意了,带着几个人来到旁边的一间空办公室:“就在这里说嘛。

说嘛,啥子事?娃儿上学呀?还是么子哟,认都认不到的。感觉好尴尬。”

张铁军拿了张黄文芳的名片递给刘小红:“我们准备在巫山和复龙镇那边搞一个综合型的旅游公司,已经和县里谈好了。”

刘小红接过名片看了看:“香刚的呀?有点牛哦。那,那找我爪子哎?我又不明白嘞些。”

“项目的重点有两个,”张铁军拽过一把凳子坐下:“一个是在对面龙江村水边复建县城,一个是在复龙镇复建昌大古镇。

然后依托昌大古镇建酒店和农庄,搞种养殖园,以后还会搞水果园,中药园,也会搞游船。

我来找你主要是因为你是复龙镇的人,对那边比较熟悉,想聘请你来担任这家旅游公司的经理。一个月两千。奖金分红另算。”

“好,好好好好,好多呀?”刘小红瞬间瞪大了眼睛,脸都红了。

“两千,底薪。另外还有奖金和分红。”

“懵我哟,是懵我嗦?你认得我呀?”

“刘小红,白坪村人,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你女儿叫毛毛。对吧?这事儿要和县里对接,懵得到你吗?”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