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钱斌有出息了(2 / 2)

事后想想,这事儿不太对。

“你们不知道,泰安虽然养尊处优,在京城里做下不少荒唐事,但是她很苦,她打小就没有父亲,而且有着寮国人的血脉,这是她心头的屈辱。”

“可惜了这孩子一直待在宫外,我也不能亲自教导,等她大了时,才发现她变得跋扈纨绔。”

说到这个外甥女,宋九明显的看到皇上对她的心疼。

宋九没有猜错的,他们夫妻二人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与泰安郡主没有什么分别,甚至泰安郡主更得皇上心疼。

宋九见皇上不再追究,心头好受了些,此刻皇上说出泰安郡主的往事,她知道皇上的用意,于是拉着丈夫起了身,向皇上承诺着,只要以后泰安郡主不再报复他们,他们绝不会再去动她。

荣晏看着宋九,瞧着这侄儿子,家里当家的还是这侄媳妇,她应该能管住侄儿的。

“长儿也是这么想的么?”

荣晏还是刻意的问了一句,可见他对泰安的看重。

任荣长抿着嘴没接话,宋九连忙拉了拉丈夫的袖口,任荣长迫于媳妇的压力,只得应了,这一下荣晏放心了。

毕竟整个京城的兵权都交到了侄儿子的手中,他若要对付泰安,有的是法子。

至于想借着泰安的事来对付侄儿子和侄媳妇的人,荣晏自是会追究。

说完泰安的事,荣晏才开始说起这一次微服出宫的正事儿,关于岭南的粮草。

化外之地,这些年有陶将军镇守,风调雨顺的,边城税赋也有所增加,平时粮草能不用朝廷供给就不会寻朝廷要,当地的收成有一部分是留给边关将士的。

可是今年不同,秋收刚过便起了战乱,还收走了吴越国两座城池,小小吴越国已经不足为患。

陶原在奏折里提到不再攻入吴越国京都,是担心兵力扩散,反而无法护住沿海的百姓,毕竟在那海域周围,不只有吴越国,还有占岛为王的海寇以及周边小国,也都是在虎视眈眈。

说起岭南缺粮一事,荣晏记起陶原奏折里提及的一位勇将,名字太过熟悉,当初在平江府时听到过,于是也借机问了宋九。

定南军冲锋军统领钱斌,此人年少有为,名字也有些相熟,问起宋九五年前留下的那个孩子,莫不是投军定南军名下了。

宋九听得一脸欢喜,算是这段时间以来听到最好的消息,她说起钱斌已经考中了童生,本来是打算他参加科举试的,但是孔修宝在院试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令两个孩子都做下了弃文从武的心思。

荣晏竟不知小小地方的秀才试,竟然还能生出嫉妒之心,好好的苗子给毁了。

不过弃文从武,这孩子又冒尖了,是好事儿,既然是个文武全才,荣晏越发的看重钱斌。

往年陶原写来的奏折,荣晏都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只是今年因为收了吴越国的两座城池,荣晏极为高兴,再加上宋九的这一番话,这就做下了决定。

定南军将来还得勇将统领,陶原到底是年纪大了,钱斌此人文武兼备,将来是大将之风,可以重用,便准了陶原的提议,封为冲锋将军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