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系确定(1 / 2)

次日,张玉珩五人开着两辆车去了村部,按照安排张玉珩带着两名女将一组,何赛李有为一组,开始走访调研工作。

张玉珩把表分给何赛和李有为两人一部分,对两人说道:“咱们一共12个自然村,你俩负责李咀这条沟的5个村和腰仙村,我们三人负责剩下的六个村组。

大家啊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填报,村民为了补助,大都会把困难夸大,你俩要灵活一点,这项工作是咱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只要掌握了实际情况,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作到有的放矢,因此大家务必认真,不落一户一人。”

张玉珩等人开始了走访工作,为之后的精准识别、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打基础。

张玉珩带着李媛媛和霍小燕,先去了李咀村小桥沟组,在小桥沟队长汤平的带领下,开始正式的走访调研工作。

他们三人从村尾开始的,现在进入冬季,除了个别在外做生意的,打工的也都回家了,现在走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汤平在头前走着,张玉珩和李文化跟在其后,汤平别走别说这家的基本情况,“领导,这是杜方云家,他家有四个孩子,老杜这人是头犟驴,当年为了要个儿子,硬是东躲西藏,结果生了四个娃娃,现在算是困难的。”

张玉珩听着汤平的介绍,心里还是很沉重的,这里思想相对落后,都新世纪了,重男轻女现象仍是屡见不鲜。

杜方云家是一排四孔窑洞,13年的那场大雨没有损毁他家的窑洞,窑洞脑畔上装上了防雨棚,能有效防止大雨的侵蚀。

推门进去后,杜方云坐在沙发上抽烟,他老婆在厨房给猪弄猪食,后窑四个孩子在炕上玩扑克牌。

看到张玉珩三人进门来,一家人都把目光对准几人,汤平看出他们的疑惑,当下介绍了张玉珩和李文化,并说明来他家的目的。

杜方云忙对他们说:“领导们好,赶紧坐下,烤烤火,这天太冷了。”又起身给几人倒水。

张玉珩看着屋里的简单的装饰,知道他家的情况不是很好。心里对自己能搞扶贫工作,充满了自豪。

杜方云把水倒好以后,也顺势坐在沙发旁的小板凳上,李媛媛拿出一张摸排表,放在沙发前面的茶几上准备填写,张玉珩向杜方云询问情况。

“我叫张玉珩,是新到咱村的第一书记,这两人是咱们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府的,今天到你家主要是了解一些情况。”

杜方云回答道:“您问。”

张玉珩说道:“咱就聊聊您的家庭情况、工作、收入、上学、支出,有没有患病的情况等。”

杜方云说道:“我们一家6人,老婆一年在家务农,种点玉米、谷子、洋芋、黄豆,每年喂一头猪,留在过年杀了,除留给自己的,剩下的就拉倒市场上卖掉。

我一年在外揽工着了。家里老大老二现在不念书着了,都在饭馆当服务员,老三老四还在上学。”

张玉珩又问道:“在家务农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你打工的收入,一年的支出能有多少。”

杜方云回答道:“在家务农一年,除过买肥、买种子等花费,能有个几千元的收入。我是小工,一年好好干,也就能干200来个工,能挣个三四万。

支出就多了,老三上大学了,考了个三本,一年就得花费2万多,老四上今年高上高中,一年也得花费1万多,在加上人情门户,一年挣得不够一年花。”

张玉珩基本上对她家有个大概的了解,当下就对杜方云说道:“我们今天来,就是对咱们村的每家每户做个摸排调查,后期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努力增加大家的收入。我们看的把这张你家的基本情况表填一填,作为咱们下一步识别贫困户的证明材料。”

看着杜方云家的老三将摸排表填完,张玉珩三人收好报表,又去了下一家。

对于村里的每一户,都要对其家庭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摸排进度很慢,一整天一共摸排了23户人家,其中还有2户是电话访问,一天仅仅只能摸排完一个自然村,看来本周是没有希望完成摸排任务了。

走访调研了3天,每天都没得闲,李媛媛和霍小燕两位女同志走到脚底长泡了,他们才走完三个村。

看两人的情况,张玉珩给两人放了假,让两人在大队部休息,上午自己一人去走访,今天又是周五,大家中午完了就都早早回家,下周继续。

张玉珩自从重生以来,就刻意加强锻炼,目前的身体状态非常出色,近两年发烧感冒都基本没有,体质特别棒,这点工作强度对他还没什么影响。

下午几人早早就离开大队部,先去乡镇府,然后再回家,张玉珩因要等叶嫚丽,就没和大家一起回家,何赛等人坐何有为的车离开了。

张玉珩等到下午5点,拉上叶嫚丽回家,一般周五她是不回家的,尤其是冬天,倒车到她家得七八点,天都黑了很不安全,张玉珩当了第一书记,自然不能让叶嫚丽坐班车回家了,他这个司机还是很称职的。

张玉珩虽然在金明有一个刘小丽,但还是和叶嫚丽百度电话不断,经过两个多月的聊天,叶嫚丽已经知道了张玉珩对自己有想法,她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同意,感觉张玉珩这人还挺靠谱的,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传闻。

唯一不好的,就是张玉珩是个副科领导,他们政府的很多副科,一天天不是赌博就是“串门子”,不晓得张玉珩是否也有这些毛病,这让他有些犹豫。

下午张玉珩打电话说要她回家,他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同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