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农业产业(1 / 2)

重生以来,张玉珩在工作上算的上是尽心尽力,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发展地方经济。

对于一些个挖空心思只想喝政府和老百姓血的商人,一概不理,用他的话说,这些个商人个个都是吸血鬼,贪得无厌不说,还猖狂无比。

对于这些商人,他是能躲就躲,可惜只要是不能满足部分人的欲望,就会得罪人。

张玉珩知道自己的脾气,基本上是没改了,宁愿不升官,也绝不向贪官污吏、非法商人妥协。

对于胡丰年书记的告诫,张玉珩现在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既不得罪人又能干好工作,对于这些张玉珩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暂时放下,安心工作。

金明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按照分工张玉珩负责包抓曹庄村的棚户区改造。

他亲自到现场进行指导工作,区委办干部进驻曹庄,确定拆迁费用,既不能让拆迁户吃亏,也不能随着他们的心意走,一切都按照政策执行。

对于那些个趁机想要发财的,张玉珩一概不惯着,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确实不拆迁的,就去下一家,绝不耽搁,经过十多天的测量、签合同、拆迁,曹庄村有五户不拆迁。

“邱总,在等待三天,三天后还不拆迁,那就把哪几家的地给空下,重新设计方案,立即动工。

政府没有时间和他们磨洋工,只有这次一次机会,现在不拆今后也不用拆了,凡是涉及棚改的地区,一律不允许在批准建筑。”张玉珩对施工方和住建局局长说道。

这些个拆迁户实际上都是朝里有人,原本想着能多要一点,结果一看张玉珩不妥协,忙着答应下来了,只有一家在靠近山上不拆迁,总共四孔窑洞。

张玉珩说到做到,当下要求邱明轩立即开始动工,他要抢在今年之前完工,不然明年受困于疫情,还不知道怎样呢!

4月5日张玉珩受邀参加了公祭活动,感受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对于文化建设更加上心。

金明拥有知名的文化符号,发展文化自是再好不过了,以前的领导只顾政绩,不想发展这种长期的产业,都想着一眼能够看到的利益。

张玉珩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对于文化建设是不太懂,但好坏还是分得清的,刘燕妮的方案他就觉得非常可取。

李琼和刘燕妮两人已经去了京城半个多月了,两人先是游玩了几天,熟悉旅游经济业务,之后去找财政部副部长杨军建和他的爱人,文化部办公室主任魏明珠。

“燕妮,你这丫头来了这些天也不来姑姑家,要不是没有公事是不是不准备来姑姑家呀。”魏明珠故作生气的说道。

魏明珠几乎年年回去看望刘燕妮和她的家人,还抱过小时候的她,两人就像亲姑姑侄女一样。

“魏姑姑,我这不是有任务吗,这不任务一结束就来找您来了,对了姑姑这是我们副区长李琼。”刘燕妮撒娇道。

“魏主任您好!”李琼忙上前问好。

“你好。”魏明珠也说道。

魏明珠和李琼打完招呼后,继续问道:“说吧,是有什么事找姑姑,只要不是太难,姑姑帮你办了,你这第一次求姑姑,怎么也得给你办好了。”

刘燕妮当下把自己的方案递给魏明珠,有些期待的看着魏明珠。

魏明珠看着方案,有些惊艳,要是真按照方案执行,金明或许还真能一举成为旅游强区。

放下方案,魏明珠说道:“方案我看了,有很高的操作性,明天我就去找人办理相关手续,今天姑姑给你接风洗尘。”

刘燕妮的面子确实大,魏明珠次日就找文化部部长进行了审批,给拨给金明6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建设。

刘燕妮确实给力,要到了文化部的专属项目资金不说,财政部副部长(魏明珠老公杨俊建)也拨给金明转移支付资金8.6亿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