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提亲(1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311 字 14天前

卢家湾4队。

杨书记家。

他端坐在堂屋八仙桌旁,手里拿着旱烟吞云吐雾,眼球却往左瞟,看着安全从信封里倒出一叠票证。

旁边房间里,杨兴秀两颊飞红,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视线却总忍不住往房门看。

左边一个妹妹、右边一个弟弟将她挟持住,生怕她跑出去跟人跑了。

杨兴秀想站起来,可两边传来的拉力让她很不爽,“你们拉我干嘛?”

妹妹,“不是我想拉你,是爹交代的,不能让你跑出去,老杨家的脸面不能让你砸了!”

弟弟连连点头,等看到大姐的眼神,立刻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动作。

可手上却没有一点放松。

杨兴秀翻了个白眼,“脸面脸面,要不是脸面,老娘娃儿都出来了。”

然后转头狠狠盯着妹妹,“说不定你娃儿也出来了。”

妹妹明显没什么底气,弱弱地说道,“姐你不能说老娘,我娘也是你娘。”

姐姐没结婚,妹妹就不能出嫁,这是老规矩,虽然妹妹也有了心仪的对象,可也只能等着,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弟弟在另一边点头。

但是看见大姐的眼神,立刻展现出真挚的笑容,说道,“大姐,要不咱不出去,就在门后面听听?”

三人交流一个眼神,下一秒,三只耳朵便贴在门上。

堂屋里,安全将一把票证倒出来,顺手将信封揣进口袋里,然后将票证一张张摆到桌上,“缝纫机票、自行车票、手表票、收录机票。”

他说着还拿票在杨书记面前晃了晃,眼里是止不住的得意,“看看,是收录机,不是收音机,贵着呢。”

杨书记两眼一翻,“再贵有什么用?你拿东西来啊,就拿個纸片片?”

张文良坐在旁边全身紧绷,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将求救的眼神看向大伯。

张长江哈哈笑着打了个手势,示意安全先说完。

安全干咳一声,若无其事地继续,“这个三转一响呢,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电风扇票、一张摩托车票和一张电视机票,算是升级加礼。”

把所有的票证放在桌上摆好,安全才走到靠墙的椅子上坐下。

八仙桌另一边的位置还轮不上他,张家的当家人,大队部大队长张长江同志正坐在那里呢。

所以今天是书记和大队长的对决?

屋门外,一大群人顶着风雪吃瓜。

“三虎可以啊,那一挑子猪肉、鸡鸭鹅、布、鞋子的就够阔气了,还拿出三转一响的票,连电风扇、摩托车和电视机票都有,公社上结婚也没这么多东西吧?”

“公社?哼,我敢说县里都没有!就算有人能搞到电视票,他还能弄到摩托车票?”

“这东西确实没见过,我还是上半年去地委旧货商店买旧自行车,才知道有这东西,叫什么轻骑,专门给老百姓造的。也不知道张连长是从哪弄来的?”

“还能是哪?陈老师给的呗,除了陈老师,谁还有这能耐?!”

“呵,陈老师真豪气,这东西应该不便宜吧?”

“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一套三转一响的票,最少也能换一两百块,更别说另外三张,这7张票加起来,少说也能值三四百!”

“关键是这些东西就算伱肯花钱,也没地方去买啊,这个人情可欠大咯。”

屋外叽叽喳喳,屋子里面,等安全坐好,张长江干咳一声,放下手里的茶杯,对着杨书记笑道,“老杨,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三虎是什么人,你最清楚。两个孩子年纪也都不小了,咱们也别抻着,不如直接谈谈礼行?”

杨书记心里怪不是滋味,但是形势比人强,自家闺女就认准了,能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不禁恨恨地瞪了一眼紧闭的房门,再瞟了一眼坐着干笑的张文良,随即轻声说道,“说说吧,怎么个章程。”

陈凡在一旁啃着大猪蹄子,眼里满是兴奋,所以既定事实下,家长们都不敢反对了?

张长江心里一喜,赶紧说道,“这几张票拿过来,就是让大家做个见证,说明三虎是看重你家兴秀的。咱老张家不干糊弄人的事,明天就去地委,把东西都买回来。

彩礼呢,也不搞特殊,咱就按照老规矩,定个6块钱,意思意思。

再就是房子,队里早就给他批了块宅基地,北边那条线已经没地方了,但是东边有个小土坡,虽然地势稍微低了点,但也比水田高。

回头队里组织人平整好,弄点土填上,以后新地基都放那边,三虎算是第一家。等挑堤结束,就开始建房,”

他说着转头看了一眼坐在安全旁边嗑瓜子的陈凡,不禁微微愣了一下,辣么大的猪蹄子就啃完了?

再回过头来,笑道,“就参照小陈那屋子的格局建,当然没他那房子面积大,主要是没必要。给他们造个红砖青瓦的两层楼房,家具什么的我们也负责配好,以后就是小两口的家。

大概礼行就是这些,还有其他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杨书记听完他的话,脸色好看了不少。

就老张给出来的条件,别说卢家湾,就是放在整个南湖公社,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搁一年多前,谁家这样娶媳妇?

两刀肉、一块布做上门礼,……肉是做婚宴用的,布是给新娘子做一身新衣服的。

然后再给三五块的彩礼钱,也就够了。

那三转一响是城里人的结婚标准,搁农村里头,但凡能有一样,便是脸上贴金的大喜事,在村里走路,下巴都能高三分。

更别说什么电视机、摩托车。

甚至还给建新房!

咋地,结婚就建新房,闹分家啊?

也就是这一年卢家湾暴富了,口袋鼓了、底气足了,张文良还兼着养殖场、运输队等几家副业公司的职务,年底工资奖金加起来能有好几千,要不然就算陈凡给他这些票,他也只能打个哆嗦,敢看不敢要!

杨书记抽了两口烟,心里在细细琢磨。

旁边杨家人、张家人、提亲的、作陪的、吃瓜的……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看他干什么呢?

等着看陪嫁呢!

云湖这一带的习俗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也不能这么说。

就是这种习俗吧,其实在湖南湖北还有“江南省”的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跟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不太一样。

都知道福建某些地方人嫁女儿吧?别的地方是攀比彩礼,他们那里是攀比嫁妆,比的就是谁家嫁女儿嫁妆更高。

云湖虽然没到这一步,却也相差不远。

就是男方不管给多少聘礼、彩礼,那都是花在新娘子身上的,理所当然,“没花完”的,都会被新娘子带走,然后女方还要根据男方给的钱财价值,再添一部分。

就比如彩礼,如果男方给了10块钱,女方家里就要把彩礼钱给新娘子、再加一部分,从两块到10块不等,更多的也有,作为新娘子的“压箱钱”带回小家。

至于棉絮、被面等铺盖行李,更是必不可少。

所以在云湖这一带,除了个别“不要脸的”,……这个不要脸是真不要脸,因为如果不给陪嫁的话,同村人、同单位的、乃至于血缘亲戚,都会唾弃他们家,至少不会深交。这种情况下都能硬挺着不给,不是不要脸是什么?

即便是确实没钱的,也会跟男方商量,你不给彩礼,我不给陪嫁,这样大家面子都能过得去。

只是这么一来,绝大部分人家嫁女儿都要赔钱,哪怕在家里宠女儿的,也会经常把“赔钱货”挂在嘴上。

女儿听着也不恼,反而逼着父母表态,你们说我是赔钱货,我看等我结婚的时候,你们能“陪”多少钱的嫁妆?!

虽然这笔陪嫁钱名义上是属于女儿的,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其实就是小家的财产。

现在张家给出了天价聘礼,接下来就要看杨书记怎么接招!

这等热闹,看着岂不是很有意思!

杨书记琢磨了半天,发现张家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