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卫宁的奏疏(2 / 2)

卫宁点点头,先让田忠离开。

秦汉的商业才起步,统治者们农业都没整理明白,更别提花功夫在商业上。

也就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没钱了,才开始重视商业,准备从商人手中攫取利益。

但如果这种野蛮的抢夺商人利益而不加以遏制市场的话,会辐射到全国百姓,给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卫宁坐在书房内思忖片刻,他认真的写了一封奏疏,然后对外道:“给送去皇宫,交给天子。”

“喏。”

做完一切后,卫宁便带着红将军出门,在长安城区和郊外漫无目的的转了起来。

他在家中想了很久,也想不到用什么办法能帮汉武帝在国家层面弄点钱,所以才出来转一转,整理整理思绪。

……

未央宫。

下午的时候,汉武帝处理好了奏疏,在纸张推广全国之后,国家办事效率也随之提高。

汉武帝批完奏疏后,就躺在榻上小憩了一会儿。

等醒来后,内宦才小心翼翼的对汉武帝道:“启奏陛下,镇北侯给您送来一封奏疏。”

“哦?”

汉武帝饶有兴趣,这个小子居然也上奏疏啦?

他还没见过卫宁给自己写奏疏了。

朕要好好瞧瞧,这小子写了什么。

汉武帝将卫宁的奏疏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脸色从最初的轻松惬意,渐渐变的凝重起来。

等汉武帝看完后,他深吸一口气,对外道:“去!召桑弘羊和李蔡、庄青翟过来。”

“喏。”

没过太多时间,桑弘羊和两位大汉丞相便恭敬的来到未央宫大殿。

汉武帝不动声色的将手中奏疏交给三人,道:“都好好看看,说说想法。”

李蔡和庄青翟看完后,面色微微变了变,又将奏疏交给桑弘羊。

桑弘羊是财官,这奏疏说的也就是财政之事。

奏疏的内容是卫宁的陈述,陈述各地方商业价格不平衡,尤其奏疏中段几个字,格外刺眼。

“若新郑醋价十钱,长安五钱。定襄米价一百文、关中五十文。如此当如何?”

“国家是否该调控市场,维系各地物价水平。”

这些事儿,大家从未考虑过,也没听下面官吏说过,小民倒是叫苦不迭,可他们没有发言权啊!

北方的百姓苦,但士绅不苦啊,你这边价格高,那就高啊,我花钱从长安那些价格低廉的地方运输商品到这边卖,我能赚很多钱啊,这是好事。

所以谁会将这些事告知朝廷?他们是既得利益阶层啊。

他们不知道,但卫宁知道,卫宁认为这事儿很重要,所以他写了奏疏给汉武帝,也希望汉武帝能出手调控各地市场。

不然最终受害的还是地方小民百姓。

等桑弘羊看完,额头冷汗涔涔,小心翼翼看着汉武帝,却发现汉武帝脸色有些发黑。

汉武帝嘲讽的道:“呵呵,人家镇北侯没任朝官,都比伱们这些高官要多管闲事啊!”

看似在嘲讽卫宁,实则在讽刺桑弘羊和两名宰相不作为。

“臣,臣等……知罪。”三人齐齐抱拳。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