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户部侍郎卓敬?(2 / 2)

当然了,说是这么说,至于具体如何就犹未可知了。

卓敬在历史上还曾经看出朱棣的野心勃勃,认为一旦朱允炆要削藩,这位燕王是一定会起兵造反的,就不如改封燕王藩地到南昌,彻底剪除老虎的爪牙。

可惜朱允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否则朱棣还真要玩完了。

还有当初因为朱元璋对群王的制度并不严明,导致许多藩王的马车以及服饰都是按照大哥朱标的规格来的。

也是这位卓敬启奏朱元璋,提到了这一点,说:“京城为天下效仿。陛下对诸王如不趁早分辨等级、威严,而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相同,从而嫡庶混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

朱元璋不但不生气,反而认为卓敬说的很对,更加器重他了。

足以说明卓敬这个人为人耿直不畏强权,而且很聪明,眼光也很毒辣。

不光朱棣,连朱楩的野心,也被他瞧在眼里。

之前是因为朱元璋一直在有意包庇纵容,他还不愿多说什么,毕竟他卓敬自视清高,如今洪武大帝还健在,他效忠的当然是当今天子,才不会去对皇太孙阿谀奉承。

但是朱楩太过咄咄逼人了,他才忍耐不住,直言道:“启禀陛下,滇王张狂,目中无人,却又确实有争霸天下开疆裂土之能耐。但是这头猛虎,除了陛下,何人能服?还请陛下多做管教,最好让他再入国子监修学几年才是。”

“竖子尔敢?”朱楩顿时就急眼了,闹着玩扬沙子戳眼珠子是吧?好你个卓敬,你叫卓敬是吧?就巴不得本王死在国子监是吧?

朱元璋一开始还很生气,但是此时算是看出来了,卓敬其实很聪明,他这是怕朱楩秋后算账,怕他在朝堂上闹得不可开交,到时候大家就都下不来台了。

看起来卓敬一开口就说朱楩要造反,好像很严重。

可他转头又把台阶给出来了。

于是朱元璋就不着急了,忍着笑意的,看着朱楩在那里跳脚。

“本王乃是武将,武将,本王的职责是戍边守国,又不是治理天下。知道什么叫‘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吗?我去国子监有个毛的用处?”朱楩冷笑着怒斥道。

“殿下,不学无术可不是什么值得自卖自夸的本事,”卓敬一脸平淡的说道。

“噗嗤。”

不知道谁,没忍住直接笑喷了出来。

朱楩这个气,我说的是这回事吗?我说的难道不是我一个藩王,本就没有自治权,我学什么文化呢?

何况本王的手段,你们听都没听过。

等将来本王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本王的新时代的大船上,可没有你们的位置。

朱楩表情阴冷的怒视着卓敬,本来他想要发飙的,却被这个家伙不软不硬的给顶了回来,顿时气得不行。

“好了楩儿,不许胡闹,”朱元璋终于发声了,嘴角挂着笑意,没想到这小子也有吃瘪的一天。

卓敬吗?倒是个驴脾气,可是确实有才华,而且和方孝孺那个儒生不同,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是真正满腹治国安邦的才华。

方孝孺?朱元璋给他点面子说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没瞧上。

就好像所谓的大明第一才子谢晋一样,根本就是华而不实的草包。

第一才子?你把三杨置于何地了?

何况方孝孺早就传出名声,更在洪武十五年被举荐给朱元璋。

而卓敬则是洪武二十一年考取功名。

如今两人一个只是民间讲师,一个则是朝堂上的大臣颇受朱元璋的重用。

孰高孰低岂不是一眼可见?

如果让他跟着臭小子去江南呢?或许可以帮楩儿省去许多麻烦。

更甚至于,如今很多官员都簇拥在允炆身边,但是楩儿身边虽然有武将效忠,可是却缺少文臣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已经有了计较,转头对朱楩说道:“你去边上站好,接下来没有你的事,你就看着听着吧。”

朱楩无语了,既然跟自己没关系,还喊自己来开早朝?就是舍不得让自己睡个好觉呗?

你真行,真是亲爹啊。

还有那卓敬,你等着。

朱楩瞪了眼卓敬,仿佛在说有本事放学别走似的。

卓敬看都不看他,已经自发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身为户部侍郎,卓敬可谓是位高权重。

因为朱元璋撤裁了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导致六部的地位大大提升了许多。

没错,六部制度可不是清朝建制的,而是明朝就有了。

六部尚书的地位在此时达到了最高。

此六部分为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主管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主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也都各司其职,不过多做赘述。

等朱楩不再闹了以后,早朝终于可以继续进行了。

其实早朝例会无外乎就是开会做汇报,加上一直都有奏章源源不断送到朱元璋的案子上,如果真有大事和急事,早就紧急召开会议了。

所以早朝一般都是谈论一些寻常事物,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好像所有大事都是在早朝上跟皇帝说的。

朱楩百无聊赖的站在那里,听着这些繁琐的无聊小事,很快就要昏昏欲睡了,最后索性低着头,当着朱元璋的面在那打瞌睡。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而且提到过他的龙椅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前面还有个桌子。

上面就只有一张龙椅,所谓龙案不是身前有桌子,而是两边扶手很大,上面可以放一些东西,比如奏章,比如茶杯等等,这才是龙案。

之所以这样,是朱元璋可以方便的看到下面满朝文武每一个人的模样,从表情变化到小动作,坐在他这个位置是可以掌握全场动静的。

于是朱元璋一眼就看见朱楩在那偷懒了,想了想,轻咳一声说道:“楩儿。”

朱楩没答应。

“楩儿?”

朱楩还是没动静。

满朝文武都一头黑线的看着朱楩,你是真勇啊。

宋国公冯胜离得近,忙伸手拍拍朱楩的胳膊。

朱楩终于‘醒了过来’。

其实他是故意的,抬起头,装作惺忪的问道:“啊?完事了吗?那我回去了。”

“你站住,”朱元璋脸色漆黑的说道:“你站着都能睡着吗?”

“不是说没我的事了?”朱楩还叫屈呢。

朱元璋忍着笑意,臭小子还挺记仇?这一点也不知道随谁了。

(你猜猜?)

知道他是耍小性子,在为自己不让他跟卓敬吵架的事闹,不过朱元璋也不在意,反而挺高兴的,毕竟楩儿还是个孩子嘛。

一米九的孩子?

毕竟朱元璋现在喜欢朱楩,所以怎么看怎么喜欢,颇有些商量的说道:“刚才户部侍郎提到,今年打算先在京城周围试着种植你云南朝贡的三大农作物,也就是玉米、番薯和土豆。你再给大家说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户部侍郎?谁?”朱楩一愣。

不等朱元璋介绍,朱楩就看到卓敬走了出来,拱手说道:“不才下官卓敬,正是户部侍郎。”

“好小子,是你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