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论功行赏,册封群臣(2 / 2)

“朕在云南时,见识过大理知府李叔然为人忠君爱国,敢为社稷冒死直谏,可为礼部侍郎。”

“永昌府知府严时泰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可为左都御史。”

除了户部、吏部与工部,朱楩这次可谓是来了一次大清洗。

甚至连工部他也有了人选,沈荣再合适不过。

只是沈荣毕竟是商籍,而且他爹是沈万三。

暂时还不好公布,等到奴籍、贱籍被彻底废除之后再说不迟。

总而言之,这一次论功行赏,可谓是册封了一大批贵族和职位。

而且朱楩不是喜新厌旧的人,既有新贵,也有云南老人。

就连许多底层士兵,一样也有封赏。

同时朱楩还顺带着把沐晟和这五万部队留下了,他们可是朱楩的本部根基,自然要留在京城拱卫他的安全。

一时之间,满朝都喊着‘皇恩浩荡’。

不过朱楩却摆摆手,主动说道:“你们也别高兴太早。朕登基以来,也颁发了几项改革政策。其中就包含了袭爵降级制度。也就是说,王福这个公爵,还有你们新封的这些贵族,今后子孙袭爵时,都会自降一等,并且一直如此,直到降到最低的男爵以后才不再降。”

“不过这也并非坏事。朕自登基以来,一直推广立贤立能比立嫡立长更开明的说法。所以如果你们想要让自家荣光一直永存,就要好好培养后人,也许后人出色了,反而可以福泽先人。先人是伯爵,后人却可以升为公爵呢?”

“可要是以为能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那就不好意思了,朕最多只能给你们一个世袭罔替的男爵,吃饱一家人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想作威作福?那就别想了。”

“你们是我的功臣,是我的心腹,是我的爱将,所以朕不吝啬与你们共享荣华富贵。但是,你们的后人如果也想受到重用,也想得到这些殊荣,就让他们也学你们去拼搏吧。”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才是良性继承。”

“退朝。”

封功大会到此结束。

而且这一次论功行赏之后,光是公爵就又添了五位,分别是营国公、兴国公、宁国公、福国公与黔国公。

远在西域的王福还不知道,如今他已经贵为国公,可谓是位极人臣。

何况以王福在朱楩心里的地位,完全不亚于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

同时朱楩也是有过很多计较,才给出这份‘答卷’,也绝非随随便便册封的。

首先是沐春,沐家一直世代治理云南,戍边守国,而且之前就已经是西平侯爵位,晋封国公理所当然。

至于沐晟,虽然有功,并且功劳不小,他带兵兜抄到帖木儿大军的后方,一举斩杀了帖木儿,才让帖木儿大军就此崩溃,结束了战事。

可是也不能太独宠沐家,否则别人该怎么是好?

接着朱楩以赵括封为伯爵,把后面的封赏压制了下来。

这就跟当初朱元璋以汤和为侯爵,除了记仇以外,更主要的还是约束后面的人。

连汤和都是侯爵,何况你们?

除此之外,虽然获封了一大堆贵族勋贵,可是因为有袭爵降级制度在前,也不用担心大明会被吃穷吃垮。

朱楩也说了,我给你们这些第一代人荣华富贵,可你们的子孙如果也想要,那就让他们去干出一番事业,否则别怪咱不讲情面,后世子孙最多只能是个男爵。

同时这次朱楩还正式册封了岑花为大明官方认可的女将军,作为指挥使的同时,还是一位子爵。

这可真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份。

虽然自古以来,女子为官的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例子。

譬如说武则天为帝的时候,就有上官婉儿参与朝政。

但是像朱楩这样由皇帝册封,不但封了正牌的指挥使将军之职,甚至还封了贵族爵位,这还是头一份。

要不是消息太多,加上朱楩跑的太快,恐怕朝臣已经要议论纷纷了吧?

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朱楩在草原时,麾下就有不少草原女兵部队,甚至还有几位女首领亲身上阵,奋勇杀敌不在话下。

他也见识过岑花的能耐与武力。

既然都是有功之臣,为何要区别对待?

今后没准儿还要让女子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呢。

这个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加上战争原因,恐怕女人比男人还多。

朱楩自然不会因为性别而去压制女性,反正他也不怕所谓女拳崛起,大不了,女人就去干跟男人一样的事嘛。

有男兵,自然也可以有女兵。

男人干得事,女人也可以干。

主打一个公平。

论功行赏之后,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可是很快的,朱楩就又不安分了,在一天早朝上,下达了诏令。

“撤裁齐王朱榑、湘王朱柏藩号,由二王率领城外五十万大军,即日起赶赴西南,率领诸将准备征战东南亚各国。”

“安南小国,一直居心叵测,暹罗、南掌、阿瓦与勃固等国,也都虎视眈眈。大军前去平叛,收复诸国,以此好安定我西南边境。”

早已得到消息的二王与诸将自然没有半点意外。

可是朝中却有人高呼:“陛下,咱们从前年就一直连年征战不休,而且今年您还要打高丽叛党李成桂,以及要征服女真三部。这这这。实在是太频繁了,您就不怕民不聊生吗?”

说话的人正是刘三吾。

“此言差矣,”不等朱楩开口,已经晋升为刑部侍郎站在朝堂上的钱贵缓缓开口,说道:“首先,陛下虽然屡屡发起征战,却从未劳民伤财过。倒不如说,以日前从草原带回的战利品,那些战马可以补充中原缺马的空缺不说,牛与羊可以变卖给世家、地主,连论功行赏的赏赐都可以填补缺口,甚至还赚了不少。”

“而且从今以后,北边边关再无战事,百姓们可以真正安居乐业了。此乃大善,于国于民都是大功一件。可是西南百姓呢?却还要忍受外族的威胁。”

“既然战争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有的赚。而且如今我大明正是国力鼎盛之时,此时不战,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到能征善战的将军都头发花白了,等到将士懈怠无一战之力了,再任由外族欺凌不成?”

“想那宋太祖赵匡胤之初,所率部队终结了五代十国之乱世,抵御外敌,也不在话下。但是到了后期,宋朝积弱已深,最终被蒙古鞑子所灭国。”

“今日我们有能力,却不去做,后世子孙该如何评价我们的不作为?”

钱贵可是贵族出身,乃是钱家的家主,不论是他的这番话,还是其身份与地位代表的含义,都让朝中百官选择沉默。

刘三吾也陷入了沉思,难道他说的才是对的?

可是一直以来所学的东西,却让刘三吾总觉得哪里不对。

正所谓君子之国,怎能如此野蛮的去入侵别国呢?

这就是中原王朝的盲目自大,以及儒家的故步自封了。

须知明朝初期,不论是国力还是科技,都是领先全世界的。

远的不说,牙刷就是明朝发明的,还有许多火器方面的改革,朱棣甚至单独设立了神机营,是专门以火器为主的部队。

还有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时代早了两个世纪。

结果呢?

儒家把科技看做是奇淫巧技,等到了明朝中后期时,就被西方赶超了。

等到西方进入工业化时代时,清朝却在闭关锁国。

总以为自己如何如何,是世界的中心,岂不是夜郎自大?

钱贵叹了口气,说道:“吾主陛下有经天纬地之略,更有以一代人之功,造福千秋万代之宏图霸业。你们的目光太短浅了。”

毕竟他也是见过世界地图的,深知一旦东南亚各国打下来了,南海与印度洋那边就几乎再无外敌隐患。

包括朝鲜岛与如今女真三部的势力范围,也是如此。

朱楩如今的想法很简单,我先把整个欧亚大陆打下来,把整个欧亚大陆作为大明版图,只有大明一个国家。

然后再继续扩展到全球。

先把周围的威胁解决掉,让整个大陆成为一体的。

以如此势头,天下何人可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如今世界格局,连澳洲大陆和美洲大陆还‘未被发现’,几乎可以认为,一旦推平了欧亚大陆,几乎就是全世界霸主,甚至是地球村村长了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