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两难的抉择!(2 / 2)

“吐蕃是大唐唯一宿敌,如果撤军,朝廷在青海湖和大非川多年的经营将会付之东流,再想拿回实非易事。”

“用这么大代价去对付契丹人,武尚书是不是舍本逐末了”

“况且塘报上只是说赵文翙降敌,并没有提到营州刺史范信。”

“有他在营州,契丹人未必就能占了城池,难道诸位忘了范信在武水县是怎么打败琅琊王的吗?”

这番话一出口,朝中不少大臣怔了一下。

确实,范信要真能在营州挡住契丹人,朝廷自然不用再抽调西线大军前往营州镇压。

可关键是范信一介文官,麾下连个军士都没有,他拿什么去抵挡契丹铁骑?

武则天虽然也想不动西线大军,但她知道契丹人不是李冲的杂牌军,范信光靠百余卫士不足以坚守到援军到达的地步。

闻言,武承嗣冷笑一声,直视上官婉儿道。

“中书舍人未免太高看范信了,连统领数万兵马的赵文翙都投降了,一个小小刺史焉有不降之理?”

说到这武承嗣面向武则天拱手道。

“太后,营州战事紧张,是从西线抽调军力还是等待范信的消息请您定夺。”

望着等待自己做出决定的众臣,武则天沉思少许淡淡道。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吧,先行任命王孝杰为右威卫大将军,随时准备出兵攻打契丹。”

“同时派人赶往营州打探具体战况,以此作为接下来的国策决断!”

归根结底她不愿意放弃青海湖这块战略要地。

想要看看朝廷使者能否带回来范信的好消息。

武承嗣等人见太后对范信深信不疑,皆是暗自摇头。

区区一个毛头小子指望他力挽狂澜,除非长江黄河水倒流。

散朝后,武则天披着棉披风来到大殿门口遥望营州幽幽道。

“范信,你还没有等到新朝建立,本宫绝不相信你就这么损落了!”

……

营州,刺史府。

相比往日的宁静,此时的这里气氛极为肃穆。

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盔甲卫士站在门廊下,神情警惕的盯着进出郎中。

“怎么样喜郎中,我家少爷他没有性命危险吧?”看到白发老者出来,六子和一众大将围上来。

白发老者捋着胡须笑道:“诸位不必担心,范刺史由于做了防护措施,只是受了一点轻伤,安心调养几天就好了。”

听说自家少爷没事,六子一脸笑容的从袖子里拿出十两银子递给老者。

“多谢喜郎中妙手回春,这是给您的赏钱收好。”

接着,六子又对众将拱手说道。

“这次能保住营州全靠诸位及时到达,大恩不言谢,小人特在前厅备下一桌酒宴还请几位赏个光”

“好说好说。”众将含笑离去。

目送众人离开,六子回到房间,一掀开帘子就见范信在翻找箱子,嘴里焦急道。

“完了完了,太后赏给咱们的银子少了二十两,这是遭贼了啊!”

六子松口气笑道:“少爷不必紧张,银子被我置办酒席犒赏诸将了。”

“啊,您怎么了?”

“快来人呐,少爷不行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