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名震弘文馆!(2 / 2)

做梦都没想到她会打自己。

“你太让我失望了!爹娘死的早,从小到大你吃的穿的哪一文钱不是我挣的。”

“为了供你读书,我天天晚上连家都回不了,你还想让我怎样!”

听见相依为命的弟弟让自己滚,一向坚强的小诗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哭起来。

看到这一幕,范信轻叹一声拍了拍她的肩膀。

“算了,既然这里不欢迎我们,还是走吧。”

目光扫过众人时开口道。

“你们手捧圣贤,口口声声以范信为荣,却满嘴诛心之言,与官场上那些势力之徒又有何区别?”

“记住,官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一出,在场数百名学子皆是浑身一震,眼中有着震撼之色。

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身穿粗布麻衣的年轻人竟能说出如此振奋人心的话。

尤其是弘文馆的教书先生,听到这番话后,个个面色羞愧的低下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他们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东西。

可惜在漫长的岁月消磨中已经忘记了读圣贤书的初心。

范信没有理会众人,从小诗的荷包中拿出两贯铜钱递给小辞。

“年轻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常念物力维艰。”

“这是你姐姐的一番苦心,莫要辜负它。”

小辞犹豫了一下,悻悻接过了银子。

见状,范信微微一笑。

“你知道么,如果有人敢骂我的亲人不要脸,此时他的十族早已是血流成河!”

说完,在小辞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中,带着小诗离开了弘文馆。

沿途所过之处,学子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

出了弘文馆,小诗捋了捋额前秀发,强笑道。

“刚才多谢你了,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没事,年轻人总有个气盛的时候,等他回过味来就好了。”

范信笑了笑,见前面有一家茶馆挺热闹,指着招牌道。

“前面有一家八闽茶馆,咱们进去听会评书。”

“听评书呀。”小诗摸了摸荷包里剩下的八钱银子有些舍不得。

范信哈哈一笑。

“放心吧,今天一切花销包在本公子身上。”

之后也不管小诗同不同意,拉着她走进了八闽茶馆里。

里面坐满了喝茶的听客,两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要了一壶毛尖又点两盘瓜果。

在万众期待中,一名穿着长褂的说书人走上台。

先是朝在座的听客拱拱手,然后开口说道

“诸位老少爷们,想必大家都听过范信血溅朝堂为青楼女子小凤仙申冤的故事,今天老朽给大家换一段评书。”

“名叫大唐忠烈传!”

“好!”

听客们纷纷拍起巴掌,大声叫着好。

在众人的催促中,说书人猛地一拍堂木大声道。

诸位听客,我们上回说到范信因屡次立下奇功惹得朝中奸臣咬牙切齿,暗中陷害,最终迫不得已告老还乡。”

“却不想在那大非川上发了一件天大的事,唐军主力被吐蕃人重创!”

“消息传到朝廷,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大臣个个胆颤,不发一言,谁也不敢主动站出来。”

“关键时刻,范信临危授命,率领两万铁骑前往伏俟城,凭借一座城池愣是与十八万吐蕃大军激战了半个月。”

“最后打的吐蕃人丢盔弃甲,只剩下不到几千人。”

说到这说书人擦擦眼角的泪水,声音激动道。

“诸位,和十八万大军激战了半个月啊,听说光血水就漫过了膝盖。”

“我们的范青天为了不被敌人俘虏愣是带着仅剩的部下跳下了山崖……”

接下来的话,范信一个字都没有听,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国公爷,兄弟们尽力了,我们只能跟随您到这里了。”

“国公爷,崖高地硬,兄弟们先给您去铺铺路,保重!”

“国公爷,我的心脏被捅了一个窟窿……

望着那些在脑海里闪过的画面,范信的早已泪流满面,喃喃道。

“六子,张欢,曹卫,姜吉,,对不起,本官没能把你们带回家…”

这时一道担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范公子,您怎么了?”

“啊,没事。”

回过神来,范信擦擦眼泪见众人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笑着解释道。

“听了忠烈传一时间难以控制心中悲意而已,没什么事。”

“原来是这样啊。”茶馆听客恍然大悟,也没当回事,转过头去继续听评书了。

范青天的故事确实催泪,流几滴眼泪很正常。

只有小诗不停打量着范信,眼中有着若有所思之色。

“六子,张欢,这些人好像有些耳熟啊,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弘文馆,广场

一名穿着儒衫的老者背着手站在范青天雕像下,脸色阴沉的看着眼前学子。

“李辞,本师看在你勤奋好学的份上,才破例让你进入弘文馆学习。”

“不成想你却不思进取,让令姐带一个黄口小儿来馆里大放厥词。”

“你说,该如何罚你!”

面对老者的怒火,李辞低着头解释道。

“先生,那人只是来我家养伤的路人,跟姐姐没有半点关系,还望您能网开一面,给弟子一次机会。”

“没有半点关系?”

老者冷笑一声:“李辞,你真当老夫好糊弄不成,诺大的兰州城谁不知道你姐姐。”

“你竟然和老夫说没有关系,那我问你两贯铜钱是哪来的?”

“这…”

李辞一滞,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实上以他们家的情况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财。

见李辞答不上来,老者重重一甩袖袍,转过身去。

“罢了,圣人之道与你无缘,还是回家去吧,十天后的官试你不用参加了!”

这句话一出,对于李辞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整个人都僵立在当场,脸色煞白一片。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鲤鱼跃龙门,要是参加不了官试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一念至此,李辞赶紧跪在地上求情道。

“先生。看在弟子伺候您尽心尽力的份上,您就再给弟子一次机会吧!”

老者厌恶的哼了一声,挥挥手两名管事走上前将李辞扔了出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