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九节(2 / 2)

剑破诸天 大阡 3477 字 7个月前

众人听了都一愣,小月道:“郑道长,你有什么办法么?”

郑颜一笑道:“简单,我们可以用白布放在石碑的前面,石碑的蓝光照到白布上,调整好距离,肯定会显示出字体,只不过这些字应该是反面,不过不难辨认。”

这真是个办法,白布有是的,孙云的学生装就是。他赶忙脱下来,慧沐和慧礼以及郑颜的二个师弟帮忙,扯着衣服架到石碑前。顿时强光从衣服上反射出来,大伙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光线还是太亮,根本看不清字体。

大海道:“不能用白衣,还是用深色的才行。”

大伙一听,觉得有理,互相看看,和尚服染色杂乱不好辨认,而郑颜兄弟身穿蓝色道服,倒是颜色很深,只是和蓝光靠色,不知道是否可行。郑颜比较爽快,直接把外衣脱掉,递给师弟,直接试试再说。别说,蓝布放在蓝光的前面顿时刺眼的光芒收敛。衣服的后背上,清晰的可以看见左右翻转的字迹。上面的文字是金文,与现行的文字略有不同,不过文字的内容看着比较简单,多数可以辨认。

郑颜随口念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开始他还是仅仅辨认着读,到后来则是越念越快,最后几乎一口气背诵完。因为这段文字,道家的人都很熟悉,甚至江湖各大门派都很熟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帝阴符经上篇,128字的天人篇。

怎么阴符经会在这里出现?有什么玄妙么?慧海兄弟、郑颜兄弟,慧嵩等人对阴符经也都不陌生,这本经书看着简单,可是暗藏的玄机实在太深,传说也太广,简直就是一本天书。孙云更是如此,这本书与他有着太多的渊源,所以刚来之初,他就觉得眼熟,此刻终于清楚。

郑冰最不了解这些,因为郑颜读完,她并不像其他人那样陷入沉思,而是继续往下看,看着看着,突然说道:“你们看,文字的下面好像刚才张道长用的九节法杖。”

大伙一看,果然有个九节法杖的图形。在当前,道教的一些门派经常以杖作为品阶的象徵,而且在斋醮科仪中也常使用它。权杖的来源出自元始天尊,相传他手中便有个法杖,是用灵山太阳之竹做成,中间七节,上空一节,下空一节,以应天象地,所以九节法杖便流传给众多的道教门派。杖之九节,各以星为名,依次为太皇星、荧惑星、角星、衡星、张星、营室星、镇星、东井星、拘星等。碑刻中的权杖只是示意,不过轮廓基本相同。

大海道:“慧沐,你父亲不是说盬宗庙一带藏有张角天师的九节法杖,会不会就是这个?”

慧沐道:“不清楚?他只是那么一说,那柄法杖指不定遗落在什么地方。阴符经下面有法杖的图案,不能代表什么,我们原来都在阴阳宫下,对阴符经有所了解,对法杖也不陌生,法杖在道教是很平常的东西,很难说是父亲要找的那个魔杖吧。”

郑颜本来挺兴奋,听了慧沐的说法,不觉有些沮丧,不过他不甘心,说道:“也不一定,凡事都不会空穴来风,张师叔能找到这个地方,而这里又出现了法杖,至少不会是单存的巧合。也许我们再仔细找找,没准会有什么发现呢。”

郑冰与郑颜同姓,而且身材长相比较相像,对他稍微亲和一些,说话便能随便,她接道:“郑道长,你还要继续找,难道我们不先回去吗?”

郑颜道:“不矛盾,我们无论是找入口,还是找法杖,都要寻找,没准两者同时找到呢。”

慧嵩道:“那我们是离开此处,还是留下来继续研究阴符经好呢?”

郑颜的大师弟楠群收起郑颜的道服,道:“我看还是离开好,阴符经是一本天书,我们对它的经文虽然熟悉,可是从它现世以来,只有鬼谷子打开过,后人还没听说谁能开启其中的秘密。所以我们在天书的身上浪费时间,并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离开此地继续寻找,没准我们还能找到别的出口呢。”他说的话不假,自从十年前,阴符经的传言生起,赝品阴符经古简就不断出现,这些竹简要么被证实是仿造的,要么即便被人雪藏不辨真假且难以窥探秘密,所以江湖对阴符经的热衷逐渐降温,直到前段时间太学里又出传言。

大海道:“大云,你怎么想?”大伙也看着孙云,太学传言因他而起,他最有话语权。

孙云道:“算了,我也想不清楚,还是看大伙的意思吧。”大伙有想回去,有想继续寻找,既然这里没有痕迹,多数想离开,于是大伙点起灯笼继续进入一片黑暗之中。

黑暗中的摸索紧张、枯燥、漫长,大家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前边终于又有一片蓝光,大伙一阵兴奋,谨慎的靠过去,可是到了近前却发现,竟然又回到那块石碑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