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救制造业关键在于救内需(2 / 2)

衡山国国君看到这样的形势,高兴坏了,命令全国上下齐上阵,努力打造兵器,老百姓纷纷放弃农耕,倾尽财力去生产兵器。

与此同时,管仲又安排人在衡山国的周围大量收购粮食,而且高价收购。

周边各国得知消息,纷纷去齐国卖粮,包括衡山国的老百姓也跑到齐国把家中的余量全部卖掉。

很快,齐国便屯足了兵器和粮食,然后管仲联合其它诸侯国一起中断与衡山国的经贸往来。

衡山国的经济迅速崩溃。

首先,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是粮食,已经被卖光了;由于老百姓都忙着制造兵器,无人务农,导致田地荒芜,未来一年没有粮食收成,其它诸侯国的粮食也被齐国收走,根本买不到,而且这些诸侯国多是齐国的盟友。

衡山国多的是兵器与金钱,但是这两样东西不能吃,而且随着齐国的经济制裁,衡山国百姓生产的兵器卖不出去,产能严重过剩。

没有了齐国这个大客户购买,衡山国造的兵器就成了废铜烂铁。

随着经济的崩溃,衡山国只得臣服于齐国,认齐桓公当老大。

衡山国的失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忽视了农业生产,二是误以为自己制造出来的兵器可以一直畅销下去,殊不知买家才是老大。

钱金发现,衡山国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典型的案例就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他们把经济发展完全寄托于对外出口,这样就等于把经济命脉交给了别人。

别人买你的东西,经济就繁荣,一旦别人不买你的东西,经济就衰退,怎么办?难道靠指责谩骂,说对方无耻,不买自己的东西?

这样肯定不行。

靠谱的方法是拉动内需,而促进内需就要求老百姓有钱。

管仲是发展经济的好手,让齐国富得流油,这个富不仅仅是国库充裕,而是百姓富有,贫民百姓也能穿绫罗绸缎,消费力强,因此各国商人云集齐国,使得齐国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富的诸侯国。

现代社会,股票和各种理财产品是许多中产阶级最重要的资产,如果股市崩盘,中产阶级财富大幅缩水,许多人的消费力下降,减少开支,靠什么去拉动内需?

没有了内需,那些制造业即便圈到了钱,扩大生产,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最终也是破产倒闭的命运!

单靠资金扶持,救不了制造业!

如果一家公司靠股市融资才能存活,那就让他破产罢了!

至于失业问题,只要提高社会福利,为失业人口提供救济金,这压根不是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