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鸡瘟三(2 / 2)

当初也是您帮忙联系的呀!

只要是郑干事给出个条子,或是给打个电话。

百安村基本上做不到完全满足,但也是能最少满足到80%。

能这样所有的人都比较满意了。

……

百安村养殖方面红红火火的,种植方面的收获也不小。

香瓜地里的香瓜熟了。

切开一个,让大家尝一尝。

真就是切开了一个,村干部还有看瓜园的,加上了李向南和四哥。

这么多人只切开了一个香瓜。

只有一小条香瓜,李向南慢慢的品尝着。

百安村能到如今的这种状态,都因为有一个好的领头人。

还有团结的领导班子。

现在看香瓜地的,是白天晚上不断人的。

因为从瓜地旁边走,就能闻到香味。

切开之后这个香味儿更浓了,真好吃。

这么好的东西,都想买啊!

村里研究定价4分钱一斤。

香瓜都是卖给各个单位的,这个价格就是批发价。

作为本村的村民给个优惠,每户可以三分钱一斤的价格买个五六斤。

人口多的也不能超过10斤。

如果想再多买的话,就4分钱一斤了。

香瓜开园了。

这么好的香瓜,肯定优先给自己合作愉快的单位。

四哥给几个单位把电话打过去。

各个单位来拉鸡蛋的时候,李村长切开甜瓜招待他们。

这是什么香瓜啊?这么好吃。他们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甜的香瓜。

本地当然也种香瓜,但北方日照时间短,产出来的香瓜质量一般。老品种没有这么甜。

这是新品种,甜度高,产量也不错。

原来听说他们村的西瓜好吃,他们还打听来着。

但是说西瓜还要等些日子。

现在香瓜熟了,那就先买香瓜啊。

效益好的单位都为自己的职工发福利。

这香瓜在县供销社里根本就没有卖的。

各个单位就得想办法来购买。

单位小的可以和其他单位拼车来买香瓜。

李村长接到了公社主任的电话,主任侧面问起了香瓜。

香瓜供给供销社,再让他外卖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不至于一点不给主任的面子。

现在这香瓜很紧俏,县里的单位都盯着呢!

也只能给留出一点。

要是供给供销社卖的话,那肯定没有那么多。

公社主任:这个李村长还是真记仇。

再说了,公社主任也不是闲的,他用得着给供销社说好话吗?

像公社政府,妇联、派出所、邮局等几个单位,主要是消息灵通的单位来凑一下,再和主任套套近乎,去百安村拉香瓜的时候,就给他们带出来了一些。

几个单位也都买到了一次香瓜。

香瓜是如此,西瓜也是这样卖的好。

西瓜也是在公社主任打过招呼的情况下,其他单位才能捞到。

要是总这样,闹不闹心呢?

自己公社的村子,人家村子出来的好东西公社里都捞不着。

公社主任都觉得没面子。

其实公社各个单位意见都挺大的。

他们供销社从鸡瘟开始鸡蛋就断了。

后来,也不能说一回鸡蛋也没卖过。

但是,你来了七八十个鸡蛋。

够谁买的呀?

是什么原因谁不知道啊?

秋天的时候,大家的怨恨积攒到了极点。

……

百安村今年就鸡蛋这一项,就赚的盆满钵满。

到秋天的时候,去年的下蛋鸡开始淘汰。

养了一年多了,算是老母鸡了。

现在什么单位都缺肉,能有母鸡卖,他们肯定要。

第一批淘汰的母鸡600多只,没用一个星期就全卖光了。

这回前进公社的供销社依然一只没捞着。

今年养的小公鸡他们也捞不着。

很多县里单位还预定他们今年的公鸡。

千万不要小看人们对肉的渴望,尤其今年鸡瘟。

供销社里几乎一只鸡都没得卖。

公社政府几次开会的时候,工作人员都是怨气满满的。

工作人员都提出来了,私心重的干部就不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

……

这么大的鸡瘟,百安村的鸡舍可是一点都没受影响。

那小鸡养的都可好了。

到这个时候鸡瘟也确实是没有了。

全村人只要能干活的,都去秋收了。村里也没有民兵站岗了。

今年秋收大家干活格外卖力。

是啥原因大家都清楚。

大家指望着今年一个工分能值一毛钱呢。

沈会计说了,肯定有指望。

所以大家还不甩开膀子干活吗?

……

李向南从春到秋也没少挣钱。

因为翻译同样的文章,级别不同,就要多拿不少钱。

李向南当然要努力争取了。

从李向南开始做翻译,她不仅经常收到包裹还收到汇款单。

大家都以为是她对象周博辰给邮来的。

那是非常羡慕的,但是真不知道她收了多少钱。

除了最初的第一次6块钱的翻译费。

她再次收到的是10篇短文。

3000字左右的是小短文。稿费是三块钱。

5000字左右的是短文,稿费是5块钱。

5000字以上的是按每千字1块2计算。这是文艺一类的翻译。

如果有关学术类的,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5000字以上是按每千字1块5计算。

这是翻译员的工资计算方式。

如果翻译的水平和翻译的数量能定为普通翻译师的时候,翻译的酬劳还能涨一涨。

李向南第2次收到的又是10篇文章,5篇小短文,5篇短文。

李向南翻译完得到了40元的报酬。

她连续又收到了两次这样的翻译任务。

李向南的翻译准确度没问题,她加快了翻译速度,争取四天就翻译完。

果然再次邮来的就是长篇的英文小说。

翻译出来大概是100万字。

平常人的写字速度大约是20个字每分钟,速度快的人差不多是40个字。

李向南如果写行书的话,每分钟40个字是没问题的。

但是翻译的话,速度就达不到这样。

但每分钟20多个字是可以的。

李向南每天翻译8~9个小时,这本书也大概需要两个半到三个多月。

说实话,每天要是翻译这么多文字的话,是有些累的。

李向南必须完成到这个速度。

她现在翻译长篇文章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她想升级到普通翻译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