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面点”之神的美食课堂(上)(1 / 2)

同样都是面食文化,中西方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古老的东方擅长耕作,家家户户都有米面,饮食文化更是重中之重,所谓民以食为天,就算是普通的馒头,也能蒸出千百种花样。

对于北方人来说,做面食更像是流淌在血脉之中的种族技能,不说古代那么遥远的事情,就算是现在的老人,平时擀个饺子皮做点馒头摊点大饼都是像模像样。

但对于不那么讲究的西方人来说,吃什么并不重要,能入口就行。

比起家家户户都厨艺精湛的东方,西方则更有食品工业化的雏形——土地、粮食、磨坊、烤炉多半只属于一地的领主,民众自己做不了面包,只能每隔一段时间或购买或领取配给……能够长时间久放就成为了面包最重要的质量标准。

能不能吃、口感好不好都是其次,只要这玩意不容易坏,哪怕它平时就跟砖头一样又硬又结实,随随便便就能砸死人也没有关系。

吃的时候切下来煮浓汤蘸牛奶,大不了煮成糊糊,总能咽的下去。

——至于面包里面有没有沙和麸皮,那完全得看这些领主有没有良心了。

一开始是食物资源被某一阶层掌握控制,到了后来,则是人们已经习惯这种随便打发每一餐,不会烹饪也没有关系的生活。

面包、蔬菜、腊肉、乳酪制品与豆子……稍微煮煮弄弄就能打发过一餐,也很适合提前做好以后带着远行。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准备吃食上,就可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自己的工作上。

而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则会在怎么保存预制菜品的方面努力钻研,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超市里,到处都是能够久放且食用方便的罐头鸡汤、罐头番茄和冷冻豆子。

五分钟就能完成的‘白人餐’,吃着低油低脂没滋没味没幸福感,但你就说节省不节省工夫吧!

欧泽利亚世界的人们,并不计较‘节省时间’,也很愿意追求美食,可到处都是污染的现实条件,却制约了美食的发展。

土地长不出正常的植物,走兽无法食用,谁掌握了‘净化’的能力,谁就拥有了一切。

吴山居前台的猫敏感的察觉到,对食物资源和烹饪道具的限制,本身应该也是光明教会控制民众的一种手段。

那么,作为与光明教会敌对的势力,打破光明教会对食物的控制和垄断,应该就是她的主线任务了!

赛克斯神父并没有太过限制商人们的行动,吴山居前台的猫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这位神父的贪婪,也或许是因为神父并不想把村民逼到极限。

善良的人在受到压迫的时候多数会选择忍耐,但是一旦被逼到了极限,那么就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撕破脸皮奋起反抗的局面了。

单以神父的势力,怎么可能对抗的了一整个村子的暴民?

但磨坊主、面包屋老板娘都是看人下菜碟,惹不起的就不惹,村民的矛盾没有激化。

抓大放小,才能让他们的统治格外持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