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离开京城的准备(1 / 2)

朝廷令孙新尽快返回蓬莱府统帅三军,他自然不敢怠慢。几天来,不单单是各处码头停止招募工匠,军情局人员进入蛰伏阶段,接触拉拢人由明转暗。一艘艘满载物资和人员的大船返程蓬莱府。

而在汴梁城,经过小半年投入大量钱财和人力物力。近两个月来,孙新坐镇京城主持大局。一家家铺面摊位,酒楼茶馆分布在内外城几个区域。外围人员,消息贩子遍布,汴梁城情报网构建完毕。

用一句话笼统可能不好表达。

说点直观的数据,光是贩卖布匹,海产品,茶叶,首饰等大大小小的商铺有数十家陆陆续续开张。街边茶摊高档茶馆二十多家,大小饭馆酒楼共十多家,生药铺子七八家,还有米行,肉行等杂七杂八,甚至有几处接手的花茶坊皆是孙新的产业。

可谓是各行各业,但有涉猎!

一行人游玩,遵循马车里女人的意见,走走停停。几位夫人下车,手挽手去胭脂水粉店,成衣铺等挑选女孩家的物品。小翠带着三两个丫鬟随行。

花钱如流水,大包小包地回来!

自己买不说,还要替蓬莱府顾大嫂和扈三娘带一份。孙新有些无语,倒不是在乎这些金钱,夫人想要就买呗!只是家里胭脂水粉多得是却还这般爽利。又不是开店囤货,真是女人兴致来了挡不住。

縻貹兄弟忙前忙后,为小翠姑娘买了不少首饰衣裳。钱袋子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没钱了也要面子。不让夫人付钱,无师自通地来找孙新借钱。

此情此景,令孙新想起了吕方,郭盛,一阵感慨。他有时会陪夫人一起进入铺面挑选商品,有时候却懒得去,趁机去招牌有特殊标记的酒楼或铺面,茶馆等地,这些去处全是他的产业和情报点。

他会亲自或者派张三等人以买东西的名义前去视察。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是否懈怠,有暴露的风险等。最后与负责人员接头,透彻的了解近来情况。

这些情报人员都是孙新大半年来挑选机灵的人亲自教导。各种后世地下党接头暗号的运用,非常隐蔽。还有一些特殊标号,确保外人很难混入其中。

为了在东京城布局,大半情报骨干投入。

这些人又各自发展下线,外围人员和靠消息卖几个钱的人不计其数,密切关注着汴梁城的局势,专注收集情报。信息经过筛选整理,排除掉没有作用的八卦言论。会分为有用的,重要的,紧急的等。再统一转交到总站审核,之后才会传回蓬莱。

情报工作有自主的运转性和体系!

“现在白天朝廷说了算,再过几年晚上谁说了算不一定。”这句话可不是孙新说的,而是汴梁城情报总管铁叫子乐和兄弟走马上任,作出的保证。

孙新带着夫人游走在京城,亲自前往各处突袭视察。根据站点的运转来完善情报网,如以后成立行动队,刑法队,负责对外刺杀或是在内部纠察。甚至也会在汴梁城中或者外面设立训练基地……

毕竟能在汴梁城这个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搞情报工作。但凡走出去一个人,也是独当一面的人才。

好嘛,孙新直接把汴梁城当作人才培养地。所以他自然上心,临走前巡视各处费尽心机搞起的情报站。

午时,李清照她们逛街累了,便在樊楼附近新开不久的“天上人间”酒楼吃酒休息。在这里喝茶听听曲,看看相声小品,玩玩象棋,围棋,转盘等游戏。

体验一下这座酒楼的不同。

而这天上人间,如此特殊,也是孙新的产业之一。连同地下室,共有四层,划分为不同元素的区域。后院提供住房,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大酒楼。

在吃喝方面,主打以极品果酒打响招牌,各类新颖的菜式来招揽回头客。在消遣娱乐上,可听曲,说书,相声等专厅专栏针对各种人群。令京城文人墨客,权贵子弟涌来,使得这里的人群英荟萃,三教九流齐聚在这,鱼龙混杂,打探消息方便。

暗处也是汴梁城情报总站。

而酒楼的大东家,负责人便是化名后的铁叫子乐和。这小伙子长得俊俏,能说会道,又能吹拉弹唱。哎哟,樊楼不少头牌姑娘见猎心喜,总来光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