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没机会搞事情(1 / 2)

曾头市屈服在兵锋之下,送牛羊又送钱,又不时送来米面酒肉犒劳军队。态度恭敬,老实本分,响应朝廷的命令,开始卖田卖地卖牛羊,除了最初有人敢逃跑或者闹事,暴力镇压后也配合起来。

做错了事认罪,积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态度没话说。再也不对外来商队剥削打压或是漫天要价,反而热情至极。宛若彰显出草原民族热情好客的一面。也不知道是哪个老谋深算之辈反其道而行之。

孙新认为估计是曾弄这老头子,懂得不少汉人中的礼仪。譬如伸手不打笑脸人,老实本分不怕找茬。

总之,左看右瞧,上找下寻,曾头市的表现无可挑剔。

孙新真的找不到理由继续找茬弄他,把众将聚集起来商议。也没有揪住对方的小辫子从而搞事情。尤其是凌州受到压迫的百姓或商队陆续减少,直至两三天都没人来,就更没有理由来针对找茬。

孙新在内乃至全军将士,上到将领下到兵卒有些不甘,他们可是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给敌人一个教训。可结果敌人认命般的顺从,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十天了,没有机会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

尽管孙新及众将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却不得不偃旗息鼓。毕竟朝廷有令摆着,已经尽最大的力量为百姓伸冤。再来胡搅蛮缠,鸡蛋里挑骨头,未免会落人口舌,反而惹来祸端。

也只能见好就收,暂时便宜他们一段时间!至于凌州官府知州洪钊等一大群胆小怕事的贪官污吏。纷纷狂掏腰包,携带礼物,奉上酒肉来军中拜访。同时又号召本州的富户商贾募捐送钱送粮食……

尤其是洪知州,痛哭流涕承认自己的错误,大开方便之门。送来大批粮食和武器装备,牲畜家禽等物资不计其数,以作军需,顺便来拍孙新的马屁。

孙新本来是阴沉着脸,可看着越来越多的钱粮物资。脸上终于笑容满面,不再跟这些家伙一般计较。反而请对方在军营中做客,大家把酒言欢而散。因为真的轮不到他来处置,捞取好处最好不过。

凌州之行的收获,令孙新再一次感慨自己做得对。傍上朝廷这棵大树,来送礼来巴结者成群结队。可要是在山上当个山大王,谁他娘鸟你是谁呀!

这段时间,大军围住曾头市,朝廷要收拾女真人的消息传开。跑过来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扎堆汇聚。对孙新制定的该赔的赔,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这种强硬的做法非常认同,到处都是赞美声。

举家来投奔的人不在少数,军营之中至少有数百户三两千人。全是要跟着孙新前往蓬莱府过活的百姓。曾头市事情处理的差不多,是该撤军返回。

而这些百姓要先行,正好当成了示范案例。这天,由三十多艘货船组成的船队驶入数里外的河中。

这是近些天来往梁山泊送完海盐的队伍,本来想要返程。正好被孙新调过来,用来运载投奔的百姓。先是把从凌州运送来的粮食输送至各艘船上。

然后是引导军营中的百姓前往河边登船!

为此,孙新特意派人把曾头市的众贵族请过来说教。

“期限一个月,你们做好准备,到时会在这里上船。”孙新背剪双手,在军卒的簇拥下来到河边。指着排队登船的百姓,对曾弄等人认真地说道。

“当然,那时候停泊在这里的船只会更多,你们不要插队,也不要拥挤,登船就走,绝对的安全。然后直接驶入北海,最多五六天,就能返回大金。”

孙新满脸真诚,说的非常笃定也令人信服。曾弄等人听到这番说辞心里非常高兴,暗呼总算是解脱。只要离开大宋境内,返回故国返回部落之内,以他们积攒下来的财富,如何不能做出一番事来?

到那时,大金国一鼓作气消灭辽国,再伺机寻求南下。再率领大军找上这位姓孙的,好好说道说道。不少人老心不老的贵族们心底恶狠狠地想到。

当然,这些是这群家伙内心深处的想法,不会表露出来。人人笑容满面,曾弄代表大家更是予以感谢:“一切有劳孙总管照拂,到时必定有重谢。”

孙新如何布置草原上的民族犹如毒蛇般狡猾多端?也知道眼前这群老货内心深处肯定没安好心。他毫不担心,也不在乎,笑容满面,不无敬佩之色。

“曾长者说的哪里话?本官只是奉命行事,不得不为之。其实对于草原儿郎的勇猛,我甚是仰慕。你们放心,平海军将士一定护送你们安然回乡……”

随后大伙在河边漫步,又说了一些走水路的注意和细节。回到军营之后,设宴款待,又提及即将撤军之事,双方面和心不和的把酒言欢,方才散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