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开春后的攻势(1 / 2)

重和元年,前几个月宋徽宗改了年号。

今年的新年,对江南,淮西两地的百姓来说不太友好。因为官兵与起义军还在打仗,非常激烈。令百姓们过个年拿着菜刀,提心吊胆,生怕被波及。

而在一朝首都汴梁城却是歌舞升平。

这座繁华的都城过年了更加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权贵们携带礼物,走亲访友相互拜访,喜笑颜开。普通百姓穿上新衣,走街串巷,鞭炮声阵阵。不时有价格高昂,好看的烟花从权贵的府上,皇宫中绽放,引得孩童抬头惊呼,街上行人驻足观望。

然而,有一个地方比东京汴梁城更加热闹。

那就是蓬莱府,爆竹烟花走入了千家万户。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好玩的手转烟花,冲天炮等之类的烟花。全是孙新名下烟花商店,惠及至普通百姓。

登州城规模远没有东京城大,但是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夜间绚丽的烟花满天,单说城里各种打折促销活动,酒楼饭馆,卖衣服的,卖鞋袜的,各种新款,定制服饰,宛若赶集般热闹喜庆……

普通百姓只知道这些东西新颖,好玩,蜂拥聚集。没有人知道或明或暗,幕后的大东家是孙新孙重光。麾下商队涉及各行各业,走路衣食住行之中。

莒岛上,喜庆热闹要更胜一筹!

孙新在家陪着夫人孩子,度过一个轻松又快乐的年关。想想自己穿越过来时候的一无所有,到现在妻妾成群。扈三娘不久前也为他生了个胖小子。令他惆怅万千,时间过得好快,却已身为人父。

李清照和孙二娘,李师师肚皮是越来越大,童娇秀,李莲两女肚子也大了起来,儿女只会越来越多。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为了以后不打架,只能从小树立矛盾对外,开疆拓土的观念。马踏八方是目标,舰队纵横是常态,大洋彼岸是崇高的理想……”孙新一手抱着一个大胖小子,管他听不听的懂,开始灌输自己的观念,娃娃从小就要教育好。

“要记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黑比懒惰,白猪贪婪。时刻要记住,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震慑宵小……”

“瞧你,孩子这么小,能听得懂吗?”

“当然听不懂。我是说给你们听的,要这样教导。天下未平定,外面有敌人,自家的兄弟要团结一致,”

“好好好,不搞内讧,要团结。”

“那当然了,这世界太大了,别说一个两个当皇帝,十个八个都没问题。前提是自己要有能力攻打下来,能够治理,否则还不如在家里混吃等死。”

“哼,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谁不想望子成龙?可大多是老子英雄,儿孙孬种。要是都是贤明仁德,又哪里会有夏商周晋唐宋……”

过年期间,孙新在家陪着老婆孩子,探讨育儿经没少被夫人埋汰。认为他的做法激进,不太合适。孙新却表现得犹如老顽固一样,坚持自己的观念。从小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推翻好战必亡的狗屁言论。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含土。

人力达不到,那就靠马,马力也难及,那就靠坚船利炮。一代人做不到,那就两代,三代,总有一天,舰队驶到大洋彼岸,火炮轰开一座座国门……

从年关到次年二月份,孙新一直在莒岛陪伴妻儿。李清照和孙二娘先后分娩,他又多了三个儿女。孙二娘生了个大胖小子,李清照则是生了对龙凤胎。

当时有难产的症状,差点母子丧命。

孙新听到惨叫声,焦急地拿脑袋撞墙。好在冥冥之中上天保佑,又有千年人参补充元气,母子平安。

儿女多了,家里愈发热闹。

怪不得宋徽宗这个屌毛,一辈子生了近百个儿女。孙新看着又增添了三张小摇床,父爱泛滥唏嘘。那么多儿女,晚上喊个爹,都不知道他娘是哪个。

时光飞逝,二月底,耽罗岛上下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与此同时,北方不再下雪,天气有逐渐回暖的征兆。高丽国坐不住了,派出了五万边军来协防。

孙新收到消息知道攻打高丽国时机成熟,于是辞别妻儿,率领神武卫赶赴北方,同时下令耽罗岛准备作战。费保带着水师装作海贼加大力度骚扰。

而高丽国边军精锐踏入咸州堡,等同于羊入虎口。许贯忠带头接见高丽国使节,商议好协防地点。五万边军精锐一分为三,入驻最重要的三座城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