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天堑般的差距(2 / 2)

“几位专家,发动机研究的怎么样哥?”

“哎,苏维埃虽然和欧美国家相比要落后不少,但技术依然比国内领先太多。先不说其他,仅仅只是摩托车发动机技术便至少领先我二十年。”

如此之大的差距,李乾丝毫不觉得意外。毕竟,苏维埃虽然和欧美相比,技术要落后一些。但在重工业方面,发动机技术方面,和欧美克没有差距。这次他从苏维埃引进的发动机虽然是民用版本的,但确是从军用技术经过改动之后下放的,比起欧美最先进的技术都不差多少。

“几位专家,我们之间的差距你们便不要说了。我只想知道如果让你们做反向研究,你们有多大的把握能仿制出这台发动机?”

几位专家低声商议了一番,然后缓缓举起一根手指。

“一成?”

“一成都不到。”

对于这个结果李乾不是很满意,本来他以为就算是概率比较低,但至少也有二三成,没想到竟然连一成都不到。

“李厂长,这还是需要国内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如果只靠机械厂连半成的把握都没有。”

李乾现在算是知道现在的华夏工业基础薄弱到何种程度了,这还是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后的结果。如果在建国之初,国内连自行车都制造不出来。

“各位专家,到底我们有哪些方面急需克服?”

第一方面便是金属铸造,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铸造最怕缺陷。而在金属铸造方面我们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是依然一直无法很好的解决排气,脱模剂喷淋,凝固过程中参与应力的问题。第二方面是发动机无论是缸体还是内部零件对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我们生产不出来,发动机缸体和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会收到极大的影响。好在最近我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想必不久的将来这个难题我们便能克服。第三个方面,精密的压铸模具和压铸机国内无法生产,国内的压铸模具和压铸机质量和西方国家有着极大的差距,很多哦时候,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可不行。第四方面,国内缺乏精密机床,高端车刀,车工。现在欧美国家虽然和我们建立了一些合作,但是这种高端的技术和设备都不是不会卖给我们的。还有高端的车工,国内现在的条件无法大批量培养。

李乾苦涩一笑,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在看到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之后还是被狠狠震惊到了。现在他十分佩服华夏的发展速度,仅仅用了不到四十年时间,华夏便追上了欧美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完成了超越。所以欧美在四十年后再卡我们脖子的时候,只能在芯片生产制造领域,至于其他方面,他们已经不具备明显优势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