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善解人意(2 / 2)

许昌。

程昱比曹操更早得到阿斗偷袭宛南各地的情报,他一面派人向曹操汇报,一边调兵遣将,尽到自己守护后方的责任。

这会,他看着身前的小卒,问道:“常雕大军到哪了?”

那小卒高声道:“回侯爷,常将军前日过了叶县,昨日过了堵阳后,派小的回来禀报军情,今日常将军应该能到达棘阳、育阳一带。明日就回去安众、东阳一带搜寻敌军!”

程昱点头:“你速回去告诉常雕,这股敌军的目的不是占领城池,而是骚扰,以后的攻击目标不好预测,宜多派探马搜寻其踪迹!”

“小的明白,小的这就回去!”

……

另一边,阿斗一路向东狂奔,至傍晚时分,在一处坡地扎营。按计划,他们明天将赶往育阳,等和关兴、张苞会师后,综合各方情报,再定下一步的计划。

而常雕率领了6000大军,星夜奔驰,已经赶到育阳北侧扎营,准备次日向东进发,寻找敌军踪迹。

此时,常雕和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曹仁之子曹泰、典韦之子典满聚在中军帐商讨军情。

常雕说完近日收到的情报,夏侯楙听闻兴奋地拔出长刀:“这么说来,关羽的那支偏军往我们这边来了!明日我们就往西进发,一战灭了他们!”

“不可。情报上说敌军全是骑兵,我们只有两千骑兵,其余都是步兵,若是野战不一定讨到便宜。”

听常雕如此说,夏侯楙不悦:“常将军,你怎涨敌人气势灭自己威风?”

曹泰、典满亦是点头:“按情报上说,敌军分成了三股骑兵小队,我们正好各个击破!”

常雕是留守大将,手下的士卒皆不是精锐,但是面对着三个兴致勃勃的官二代,若是如实说,定然再次被盖上涨敌人气势的帽子,只好道:

“我们连日行军,最好休整一日,在此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才是上策!”

典满不悦:

“敌军似乎是股流寇,谁知道他们下一步去哪个方向,我觉得不能干等着。常将军若是怕死,就留在此地,我们三人率骑兵前去即可!”

常雕无语,心道:我是怕我自己死吗?我是怕你们战死!曹泰死了曹仁不会放过我,夏侯楙死了夏侯惇不会放过我,而典满死了,魏王不会放过我!

“对!区区千余关羽偏军,又有何惧?速去传令,明日我要带兵灭敌!”夏侯楙一脸振奋。

常雕实在是担心,据理力争:“出征前,程侯爷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兵力不多,一切都要小心行事,诸位将军,不可不听……”

“你怯战,却拿程叔父压我们!”不等他说完,夏侯楙怒喝,“我说了,你若不敢去,就留在此地,我们引骑兵去杀敌即可!”

他是夏侯惇长子,自幼听着诸位叔父、伯父的光辉战绩长大,再加上年轻气盛,受军中将士恭维惯了,根本容不得有人拿上级压他。

同时,他急需战功获得众位长辈的认可,不愿在父亲的光环下任职,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夏侯楙能做将军,是因为自己有本事。

常雕听了如此言辞,再无法反驳,虽然他是主帅,但在这三人前,实在提不起主帅的威风。

心里盘算:“哎……由他们去吧,关羽的偏师再厉害,最多也就击溃诸位公子,不至于丢掉性命,我领步兵在后跟着,出了问题随时可以接应。”

次日。

夏侯楙、典满三人全身披挂,手持利器,端坐在骏马上,集结两千骑兵,向东行进。

夏侯楙“心胸极大”“志向高远”,急于取胜立威,一路鼓励部下:

“关羽有坚城不守,却派出偏师孤军深入,乃取败之道。此去,我们必胜,若能杀得敌军全军覆没,回去我定给大家表功!”

“必胜!必胜!必胜!”

没人敢不给他面子,皆大呼必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