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的盘算(2 / 2)

姚倩记得,再过个几十年,这些海边的滩涂,都被个人划片承包了,可那时候海里的东西也变少了。

她前世闭眼之前,还听说上面要出政策,以后要推出休渔季,让大海休养生息,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反正现在海里东西多,是真多。

吃完一顿饱饭,姚倩想着告辞,她还要去西岭捡上几根柴火,带回家里交差。

苏小舅喊住了她:“倩丫头,别忘记去南乡那事。咱们赶早不赶晚,小舅明天就带你去。你自己想想,怎么跟家里说。”

苏外婆忍不住交代:“倩丫头,你把事情告诉你妈,让她去找理由。”

苏外婆嫁给苏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读书识字的,为人也有点迂腐,不想外孙女小小年纪随便说谎。

可是她一个小姑娘,出去一整天,意味着姚倩一天不能帮着家里干活织鱼网了,这事姚老太太能答应?

所以,还得是苏怀兰想办法。

姚倩应了,辞别了外公一家人,准备往西岭走,临走却被小表哥喊住:“倩倩,你把家里柴火拿上几根,路上捡了再添上,不然你耽误的时候长了,你家老太太该骂人了。”

听儿子这么说,小舅妈没二话,扯住姚倩就去柴火堆旁:“来,这几根大树枝还没劈开,就拿这几根,回去也能交代了。”

柴火堆底下,好像还团着半截渔网,姚倩看到,便扯了两下,问:“小舅妈,这个渔网还有用吗?能给我带回去吗?”

渔村人家,半截渔网并不少见,大队里真正下海的大渔网,那都是几十米上百米的。这种半截渔网多半都是废弃的,留下来剪开网在鸡窝上面,防止鸡飞出来,也防别的小动物进去偷鸡吃。

小舅妈自然同意。

小舅听到她说这个,又忙提醒:“倩丫头,你家东边那林子,过去可要小心。别贪心。”

姚倩应了知道。

麻绳上捆着几根大树枝,系在腰上,姚倩慢慢往家里走去。

上一世,她被烫伤,很少出门,也知道外婆他们总想法给她送东西,可总隔着些什么,没有这一世亲身体会来的更温暖!

走到半路,遇到大弟来迎她:“大姐!我可算接到你了。”

大弟身旁,还堆了几根大树枝——姚倩一看就懂,这是大弟担心她完不成任务,出来帮她了!

大弟为了帮她,到现在还没去学校,虽然姚倩知道他有些来历,可还是忍不住有些责备:“阿宗,你怎么还没去上学?”

学校在公社,从姚家大队沿着海边往南走,没多远就到了。

姚家大队人口少,村里没有小学。北边苏家大队人口多一些,一样没小学。

两个村子的孩子们,全都在公社小学上学。

姚倩回来的路上,早就看到男娃们去上学了。

阿宗摸摸寸头,有些不好意思:“大姐,你别担心,学校教的那些我都懂。我担心你在外公家耽误太久,再去捡柴火,回来太迟,会被奶奶骂!”

姚倩心说,你个带着前世古代记忆的贵公子,学校里教的,你虽然懂,可现在学校里教的字跟以前不一样啊!

她故意绷着脸:“阿宗,你要是逃学不好好上学,到时候奶奶就有借口,不让你去了!要是能省学费,她肯定很高兴!”

阿宗:“大姐,我就是去迟点,不是逃学,我接了你回去,再去上学。我跑步跑得快。”

姚倩只好瞪他一样:“你好好上学,回来教大姐识字。”

阿宗点头,看到她手里的一团渔网,连忙接过来,展开看了看:“这是好东西,有了这个,我就能在林子里下套了。”

姚倩叮嘱他:“你先去上学,这个东西,我先藏到外面,等下午再说。”

姐弟俩说着话,很快就走到了家门口附近的路口,到了这里,姚继宗又小声叮嘱:“大姐,渔网我去下。你下午别自己去啊!”

姚倩点头:“行,等傍晚海水退潮了,咱们再去弄。”

正好那会天色暗了,老太太不舍得点灯,晚上一般不让家里人织鱼网。

她那个时候,就有空去海边玩。

这海边的红树林,长潮时,底下的大半截树根都能被海水淹没,海水能涨上来,那就能将海里的鱼虾带上来,别管渔网小,这就跟那猎人在山林里下套子一个道理,等着猎物自投罗网。

等到海水退潮,渔网多少都能网到点东西。

进了家门,早饭时早就过了,家里的男娃都上学了,男人们也都出门了,三婶她们去大队帮着织大网了,苏怀兰跟二婶在帮着姚老太太一起准备干粮!

看到姚倩进来,姚老太太瞅了一眼柴火,忍不住叨咕:“这都什么时候了!那树荫都到东墙根了,你这丫头才回来。知道的,你是去西岭捡柴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去西乡捡柴火!”

院子东墙处有棵大树,家里人到了春夏,都喜欢看这个树荫的位置估么时间。

树荫东移,到了东墙根,那就是接近中午了。

西乡,那就更扯了,是往西去的一个公社,走路要半天才能走到。

搁在以前,姚倩什么都不说,可现在她不愿意就这么当锯嘴葫芦,还是解释了一句:“奶奶,西岭靠这边的,都让人捡干净了,不相信的话,您自己去捡。”

她这话说的不好听,可谁被这么说,心里能舒服?

可姚老太太不干了,从来都逆来顺受的孙女,竟然还嘴了,那还了得,开口就指桑骂槐:无非就是不孝!

姚倩也生气:“谁吃饭,谁自己去捡。奶奶,我也没吃你的饭。我吃我爹妈挣的饭。我以后还就不去了!”

她借着吵架,带着自己的三个妹妹出门了。

几个叔叔家里那些半大小子,原本都是她领着的,她也不想小堂弟们出事,就大声说:“谁家的孩子谁家自己领!我只管我自己的亲妹妹!”

没错,姚倩就是想闹得难看些,万一跟上一世一样,他们这一房去不成申城,她也要闹到分家。

只要不分家,女娃们就没法去上学,只能留在家里织鱼网挣工分。

二叔家的秋菊虽然跟她一样,也在家里织鱼网,可老太太偏心二叔家的大堂哥,有了好吃的,总喜欢藏起来一部分,再偷偷拿给二房。二婶并不重男轻女,秋菊也跟着没少吃。

比她小了几个月的秋菊,人长的可比她高了不少。

说起来,她们这一房,才是最吃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