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事有变故(2 / 2)

听了大伯的话,苏永翰一开始还有些意外,只是后来想到父亲,便也不再意外了。

最后就听大伯说:“这个事情怪我,怪我没打听清楚,差点害了你小姑父。”

苏永翰安慰大伯:“大伯,这事说不定是因祸得福,小姑一家因为要出远门,借口跟老宅那边分家了。”

苏怀礼难得声音轻松起来:“总算有个好消息。妹夫能干,没有拖累的话,在哪里都差不了。”

苏永翰只安慰了大伯几句,又说好明天中午这个时候,让小姑去公社邮局,给大伯回个电话。

苏永翰跟同事打了个招呼,领着母亲和表妹走到僻静处,这才将大伯的话转述出来。

原来,申城的工作确实都是香饽饽,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寻摸个工作,那得机缘巧合,还得运气足够好,碰到有人卖工作,才有机会。

至于招工考试?人家肯定优先考虑申城人,姚德业再能耐,那也还是个乡下泥腿子,又没什么文凭学历,肯定轮不到他。

也是巧了,苏怀礼见到熟人,总那么有意无意的打听工作的事情,后来便有人主动给他牵线,说造船厂有个人,他儿子参加市政府那边一个科室的招工考试,竟然考上了。

既然有了大西瓜,自然就不要这个小号甜瓜了。

整个事情,在苏怀礼看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帮忙牵线搭桥的人,还收了苏怀礼一瓶茅台酒的礼,这可是大礼。

要说苏怀礼能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倒也多亏了他多年前的一个老战友。

这老战友还欠着他一份救命恩情呢,所以两家时不时有些走动。

这老战友的单位,正好在造船厂附近,在造船厂也算认识几个人。

这老战友从别人别人的三言两语中,心里起了疑。

后来,心里不安,又特别打听了一番,才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听清楚了。

造船厂有留洋经历的工程师,为着马上要来的某些任务,已经有人蠢蠢欲动,想将这工程师立为反面典型。

可造船厂不同别的工厂,工程师实在是太宝贵了,在厂子里,那是堪比国宝一样的存在。

就有人想了些方法,通过邻居厂的岗位置换,换出一两个空缺来。

这空缺,隐约带着一个附加属性,新来的人,就是厂里的反派典型,也让造船厂完成任务。

苏怀礼当时一听,脑袋就轰隆一声,这可不是小事,先不说妹夫愿不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单说这个典型一旦立了,那妹妹的几个孩子,以后哪里还敢谈什么前途?

不说别人,就眼前自己弟弟就一个现成的例子。永乐这孩子,征兵体检,各种审核都已经过了,就差临门一脚,因为怀廉被立了典型,失去了当兵的资格!

这事情事关重大,关系到妹夫一家的未来,也关系着几个孩子的未来,苏怀礼不能替妹夫做决定,必须他自己想清楚取舍。

当然了,很多话大伯不能明说,可那句“想想你爸”,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整个事情就是这样。苏永翰转达完毕,脸色也很难看:“这还真是,天上不会掉馅饼。”

姚倩点头:“只会掉陷阱。”

白荷花带着姚倩在国道边下了车,先去找苏怀兰。

等她们进了门,就看到苏怀兰跟姚德业两口子,正在院子里收拾晾晒的东西,什么冬天的被褥棉衣,东西不多,可院子不大,还是晒得满满当当的。

白荷花看到这幅景象,心下更加不忍。

姚倩倒是不会不忍,她很清楚,大妹和二妹,可是都明确说过,对一家人去申城之事,完全没有兴趣,甚至有些反对。

白荷花连忙拉住小姑子:“兰妹,你把妹夫喊来,我有个事情要跟你们俩说。”

姚倩不知道小舅妈怎么说的,她去沙滩上找大弟和三个妹妹了。

现在大弟放学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问起来就说:“现在都这样,让我们回来帮着家里劳动!”

不过家门口这片沙滩,还有那片红树林,成了他们的好去处。

在姚月的指点下,回回不落空,几天功夫,几个孩子的小金库就多了不少钱票。

正好姚倩见到弟妹们,将大舅的话也说了。

大弟有些气愤:“这也太欺负人了!”

姚萍知道更多,反而平心静气:“大哥,你有什么好气的!那么重要的工程师,换成你,你会不会想个办法保住他们?能来个替身,不是一举两得!”

姚倩一听:“这么说,大舅能打听到这么些,说不定是那造船厂,主动放出来的消息?”

姚继宗点头:“多半是。这就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这铁饭碗还真不是那么好端的。”

姚宁人小,可说话伶牙俐齿的:“正好啊,我们一家就不用去申城了!我也不想去。”

姚月在旁边拍着小手:“不去,不去!”

姚倩心念一动:这福星小妹都这么说了,难道爹妈真就不去了?这样的话,大舅舅会不会惹上什么麻烦?

人家各种操作各种打算,这替身找好了,临了又变卦了,会不会让造船厂的人记恨上?

她将自己的顾虑说了,想着弟妹们一个个都比自己能耐,她占着大姐的名头,但最好多听听弟妹们怎么说。

姚继宗:“大姐,我觉得不至于。造船厂一定不小吧。这么多的人,还能相出这么个变通法子,看来孰轻孰重还是懂的。”

姚萍也认同:“基本算是讲理,虽然事情做得有点不地道。可话说回来,对那些工程师来说,这样又是最好的选择。”

姚宁气不过:“那么大的厂子,哪里找不出来个人,非得找这么个八竿子打不着的!”

姚倩理解这个:“多半这厂子里的,都是沾亲带故的老熟人。这能拍板的人,可能有点下不了手。”

姚继宗倒是想到了什么:“不管怎么样,我想爹娘去一趟看看。到时候姚月也跟着去吧!”

姚倩却从大弟的话里,读出了另外一个意思:出远门不方便,带着姚月去?这是要让小月当探测仪工具人?

她没说出口的话,被大妹说出来了:“大哥,你想着趁乱去捡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