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鬼当家(2 / 2)

姚德业这个人就是这样,他身上带着钱票,退了车票还有一笔钱,可他一想到自己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媳妇孩子们还在家里,再好吃的东西,也难以下咽。

苏怀兰在院子里,帮着女儿起渔网的网头,怪他道:“带着钱票,不知道在外面吃点好的!国营饭店那肉包子,还不要肉票,你不去买几个。”

姚德业只憨笑,也不说反驳的话,揭开厨房大铁锅的盖子,里面果然还温着饭菜。

他端出来,就坐在院子里吃,边吃边说县城里的事情。

听完他的话,苏怀兰哼了一声:“这恐怕是那徐家人不甘心,去闹上一场出气呢!”

姚德业问:“徐家人这是自己成不了,也不想看到别人成?”

苏怀兰点头:“我见过那个徐云霞,这丫头长相一看,就是个厉害的!她也费了些心思,花了点时间。可钢蛋不接招,现在又打听到这些事,肯定心里不舒服。”

姚倩也说道:“我早上去外公家,公路边那马婶子说,有人来打听小舅。”

苏怀兰:“那肯定一打听就知道,我二哥这名声也算出去了。还别说,这也算是好事。”

但凡一打听,再一打听成老二那事,虽然上面一再申明,不能搞封建迷信,可老百姓骨子里天生带着对鬼神的敬畏,苏老二这本事肯定不小。

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情形,那恐怕还是掩饰了一二的,要是不掩饰,那恐怕不止克妻,还得刑克六亲呢!

姚倩不知怎么的,又想到了娄玉娥,她太喜欢这个温柔的大姐姐了:“妈,真可惜。小舅说,南乡那位玉娥姐不行。可我觉得她比大表哥小五岁,要是能跟大表哥相看,那该多好啊?”

苏怀兰也知道二哥的担心:“你个丫头才多大,竟去操心大人的亲事!闲的你!娄家人都不错,可是那摊子事不解决,以后也是个麻烦。”

姚德业在旁边接话:“这桂家还真是心眼小,毕竟是自己家出去的姑娘,就这么见不得人好。”

苏怀兰感慨:“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是吧,孩子们?你们的亲娘我,天天给你们出大力气,帮你们几个孩子去公社卖海货,你们可倒好,次次把钱都拿走!”

姚德业帮着媳妇说话:“你们还是孩子,攒钱干什么?钱票给大人拿着,有事还能中大用。”

姚倩对此不想说话,她知道亲娘说话,不过是调侃。

姚萍嘴巴利索:“爹,你现在吃的饼子,是我们拿钱票买的。你吃的鱼,也是我们捡回家的。我们全家,每个人都得努力。”

苏怀兰翻脸很快:“行了,她爹,我跟孩子说笑的。我们还能指着孩子的钱?那我跟你也越活越回去了!等我们从申城回来,你就好好在船上干活挣工分,我呢,除了织鱼网,晚上回来,我们俩自己去拉一趟网,来个大的。”

姚倩一听,还是亲娘有魄力,只是这渔网哪里来:“妈,可是渔网你们去哪里弄来?还有渔网下面坠着的铅坨子。”

苏怀兰满是自信:“我换了很多工业票,到了申城,什么买不到?这日子啊,以后肯定不是这个样。”

姚倩没听懂:“妈,您说以后日子不是这个样?那是怎么样。”

她心说,亲娘是个古穿今的将门之后,并不知道后世的发展轨迹呀。

苏怀兰面色有些认真:“老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干活,那日子才有奔头呢!你就看着吧,老娘这话搁在这,总有一天,大家都给自己干活。我们啊,先悄么干着。”

她又给几个孩子嘱咐一遍:“我跟你们爹出门不在家,你们也别急着去公社卖东西,先在家里晒干了,攒起来,以后卖干货也一样。”

姚倩点头,亲娘有神力外挂,每天不管多少斤,都轻松挑到公社去,要是亲娘不在,她们几个豆芽菜还真抬不了多少。

而且大人不在家,几个孩子怎么分到的海货?这就容易让人怀疑了。

时间过的很快,安顿好家里的口粮,苏怀兰两口子又跟老宅那边交代过,只说孩子小舅妈每天傍晚来家里陪三个女儿,让老宅那边晚上听着点动静,关照点。

姚老太太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老大两口子的工作还不一定,顿时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大业,你说你是不是为了分家,编出瞎话来哄我这老婆子?可怜我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对你亲娘老子的!”

姚德业有口难言,只跟姚老头解释:“爹,娘说不通,我跟您说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既然分家了,苏怀兰可不会惯着老太太,语气也硬:“娘,分家文书上都写了,一个月给您和爹的养老钱,我一分不少。别管我在家里住,还是去了申城,这个事赖不掉,我也不赖。少不了您的养老钱,您还管我们去哪里,做什么?”

姚老头倒是真心担心老大,便跟着大儿子出了院门,找了个僻静处,听老大说了整个事情的原委。

姚老头深吸一口旱烟袋,叹气道:“这铁饭碗,果然不容易端啊!咱们老姚家,要想改换门庭,看来只能看下一辈了!”

姚德业连忙附和:“爹,您的孙子孙女这么多,只要有几个出息了,不就给家里改换门庭了吗?儿子算是看清了,我跟怀兰,就是卖力气的命。”

夫妻俩带着儿子和小闺女启程这天,三个女儿送到了国道旁,等他们上了车,才转头回家去。

到了家,三姐妹想带着渔网,一起去外公家,姚倩要去上课,二妹三妹带着渔网也能有个伴儿。

让两姐妹在家,姚倩实在不放心。他们家大门朝东,对着大海,除了西院老宅的邻居,便是前后院邻居,可前后院离的太远。

这年头,虽然人们大多都朴实,可要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还差得远呢!

姚倩装上三姐妹的口粮,又把早上捡回来的海货,捡了一篮子提上,两姐妹装好渔网头,带上足够的线梭子,便要出门。

可一出门,就看到二婶钱英华在南墙根旁,往这里张望。

姚倩问:“二婶,您有事?”

钱英华连忙摆手:“我听说你们爹妈出远门了,想来问问,你们中午要不要来这边吃饭,要是来这边,这边也好提前做你们的饭。”

姚倩忙说:“二婶,不用了。我们去外公家去吃。昨天小舅妈就说好了,做了我们的饭,不去不合适。”

三姐妹告别了钱二婶,走到无人处,姚萍开口:“大姐,我觉得二婶没安好心!以后咱们躲着点。”

姚宁也说:“大姐,尤其是你!”

姚倩想到了刚重生回来那天,二婶提着开水想烫她,失手后那可惜的表情!

这事她时刻不敢忘!上一世,可是害苦了她!

她让妹妹放心,又提到一事:“我会躲着她。我想,是不是爷爷救的那个人,又有消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