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布个文昌局(2 / 2)

当然,说出来的理由也好听:“西边那片地,地面硬邦邦的,一看就知道是片废墟。废墟之上建房子,不用再额外修地基,省工省力,多好啊!”

“要是在北边,还得额外打地基,耗时耗力,耽误时间不说,干嘛有现成的地基不用呢!”

大队长也劝:“你们这帮孩牙子,那地方以前是个破庙,你们不怕吗?”

几个年轻人,有一个听了有点退缩,其他人却喊着口号:“我们生在红旗下,一身正气,会怕那些邪魔歪道?”

正好苏小舅那时候也在,大队长不放心。

大队长怕万一这帮年轻人出点什么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怎么说也跟他们大队有点关系。

他拉着苏小舅走到一旁悄声问道:“苏二哥,你跟我说句实话,西边那个地方,到底能不能住人?”

苏小舅半眯着眼,想了想道:“可以住。不会出什么事。放心吧,他们要住,就给他们批了吧。对了,最早来的,小宋他们三个,等修好新房,也搬过来?”

苏小舅来了半天,看了这么久的热闹,这三个人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大队长以为苏小舅是顺口一问,也就说了:“他们仨还住西北那边,说把新建的房子,留给以后新来的人。”

苏小舅笑道:“那小宋他们三个,觉悟高啊!”

大队长连连点头:“可不是吗,他们三个不跟着掺和,省了我多少事。”

虽然都是茅草屋,可一个是破茅屋修补好的,一个是新建的,哪个更好,一看便知。

等到后面再来新知青,新茅屋万一住不下,再让他们去住破茅屋,显然要费不少口舌,做新知青的思想工作才行。

更何况,小宋他们三个是先来的,按理说,也该有个先来后到,两个知青点,他们选新屋,也合情合理。

可他们却选择不凑这个热闹。

苏小舅听到大队长的话,认同的笑了笑。

既然知青们自己选了破庙旧址,苏小舅责无旁贷,又悄悄拉着大队长,去西边那边看了一圈。

苏小舅特意说了几条,房子落在哪里,院子围墙落哪里,以后的灶台火房建哪里。

反正苏小舅跟大队长说完了正事,当然也看够了热闹,这才转身回家。

姚倩听完小舅的话,拍手说道:“他们三个人不搬家最好了!咱们给他们设一个文昌局吧!”

孙婉清在东南厢房忙完了剪纸的手工活,来到堂屋,正好听到姚倩说这句话,奇怪道:“文昌局?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可他们都不上学了,要文昌局有什么用?”

孙老头听着孙女的话,摇摇头转头看向苏外公:“老哥,我这孙女啊,要是跟那帮老东西说,这是我的后人!谁信呢?”

苏外公:“个人的缘法,强求不了。我们两个的祖上,又有谁是玄门的?”

孙婉清知道爷爷在笑话自己,也不恼,她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只问姚倩:“倩妹妹,你说说,为什么要帮他们布文昌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