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成立小标会(2 / 2)

老三家的说道:“我见过,一麻袋鱼干,鱼干不压秤,那么老大一口袋,几十斤肯定有的。”

说是鱼干不压秤,那是相对新鲜的来说的,其实鱼干挺压秤的,因为腌制的时候先放了盐巴腌,腌透了又晒干,一斤鱼晒半斤干,想想平时家里吃不完晒下多少,就有数了。

可是老五家的,从来没拿自家鱼干跟苏怀兰换过钱票,苏怀兰给的钱票又比收购站的多,没道理,她跟钱过不去,偏要卖去收购站。

大房这里,苏怀兰还悄悄问姚倩:“倩丫头,你帮我摇个卦看看,我拦的这个事,会不会有麻烦。”

姚倩也让她报数,报出三个不一样的数字。

苏怀兰眼睛一扫,看到家里的几条板凳,就随口说了三个数字。

姚倩听了,心里默默一算:“是个升体卦,是个好事。”

是个好事就行,苏怀兰也就放下心来,准备带着儿子再出趟远门。

这回他们要去的地方更远了,要去南海岛屿那边,顺便去看看小侄子苏永乐。

苏永乐自从当兵,除了寄信寄津贴回来,就没别的消息了。

苏小舅没法请长假出远门,白荷花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让她跟着去那么远的外省,她一听就心里发怵。

可是白荷花帮着照看三个小的,苏怀兰看出来了,有时候二嫂看着三个满地爬的小子,笑容中总带着一丝愁绪。苏怀兰知道,二嫂是想小儿子了。

这么久没见过面,人胖了还是瘦了,在外面遭没遭罪啊,没见着人,总隔了一层。即便苏永乐的信都是平安信,可二嫂担心也是正常的。

即便苏外公和苏小舅每到立春,给苏永乐起卦问平安,得到的都是平安卦,白荷花依然心里放不下。

正好姚继宗放暑假,苏怀兰就起了心思。也不止是苏永乐这一遭,还有元基这孩子。

他说的什么会,就有孩子告诉她,在南省那边盛行,既然是南省人玩剩下的花样,元基又说的头头是道,是不是能去南省一带打听打听。总在他们家住着,像什么话呢。

也不是怕养不起这个孩子,而是为人父母的,怕人父母揪心啊!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宝,孩子一时不见了,那还得了!

所以苏怀兰是担心元基的父母,这才决定顺便去南省一带打听。当然这个范围太大了,肯定很难办。

可是他们母子俩这趟出门,肯定一路倒腾过去的,家里带的东西路过省城,先出手一批,再把钱票换成东西,一路南下。东西换钱票,钱票再换东西,东西再到另一地换钱票。

总之,一路这么陶腾过去,找元基的家人那就是顺带着的事,行不行的,搂一杆子,万一有用呢。

喜欢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请大家收藏: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请大家收藏: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