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儒家内斗原因【求订阅*求月票】(2 / 2)

数年前荀夫子被孔庙孟府赶出了稷下学宫,宣誓着荀子一脉的落败,但是没有宗师高手文宗级别坐镇的孔庙孟府还会是如今已经成为天下公认文宗的荀子一脉的对手?

泥人尚有三分气,更何况是已经成为了文宗的荀夫子。

荀夫子就能咽的下被赶出稷下学宫的那口气?

若是能咽的下,后来的桑海小圣贤庄又是怎么回事?

小圣贤庄在将来会成为读书人的圣地,比肩孔庙杏林,真的就只是因为荀子的存在,而不是荀子故意的?

只不过孔庙孟府和荀子现在斗得太狠了,哪怕是言晏也不想参与进其中。

尤其是最近似乎孔庙孟府在酝酿些什么大事,要将荀夫子开除出儒籍!

至于原因就是,荀夫子在自己的著作《宥坐》中记录了孔子相七日而诛少正卯之事。

这是儒家典籍中都没有记录的,反而只有在道家的典籍《尹文子》中有记录,毕竟儒家有亲亲相隐,为尊者隐的习惯,不记录也是正常。

可是哪怕是《尹文子》中的记录也只是用的孔子相七日而杀少正卯,荀子在《宥坐》里却用的是“诛”!

这就直接成了导火索。

儒家、史家对用字都是极其讲究的,诛、杀、弑这等用字更是讲究,一般情况下,以下杀上,谋反、叛逆才用弑;而杀有罪之人用诛。

说是这么说,可是真正杀有罪者也很少用诛,而是用普通的杀字而已。

诛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就是,将杀害范围扩大化,更多的时候是只在君主惩罚犯罪的罪臣才用。

因此也就被儒家孔庙孟府那些人认为是荀子在含沙射影的讽刺孔子有僭越之嫌,尤其是孔子诛少正卯一事本身也有些站不住脚。

列举了少正卯五大罪状,可是却全都是论心不论迹之言,这是法家所不承认的,也是各国律法都不承认的。

所以本身孔子诛少正卯一事就站不住脚,也因此儒家对此是三缄其口,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直到被荀子这个自己人捅出来。

原本道家《尹文子》有捅出这件事,但是儒家死不承认,可是现在荀子主动承认了这事,在儒家看来,荀子就是个反骨仔。

尤其是用的还是诛,也就是在说孔子杀的也不止是少正卯一人,而是包括了整個少正卯家族和少正卯的一脉,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孔子是在滥用职权,公器私用,报私人恩怨。

只不过这件事,言晏是绝不敢插手进去的,免得没得到什么好处就算了,还惹了一身的骚。

毕竟他现在儒家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去,一个儒家士子顶着“毒士”之名,怎么看都有些异端,尤其是儒家从未有过一位君主,他又成了封君,这在儒家就更显得异端了。

只不过儒家孔庙孟府现在都在跟荀子互殴,没空搭理了,也才让他得以安宁。

一旦等荀子和孔庙孟府分出胜负了,那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