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把刀的故事(2 / 2)

父亲或许无意,或许故意,留下了一把略有瑕疵的宝刀,这实则是在给我指明以后的方向啊。

他是知道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做大做强,只想让我专心地打造好这把刀,认真改进这把刀,沿着这把刀的思路精研下去,只有做精,才有可能做强啊。

大彻大悟的我,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沿着父亲的路,专业打造这个细分领域的倭刀,直至打造成真正的精品。

我没有其他的本事,更没有太多的想法,在天国父亲的指引下,这些年来经过我的努力,总算将这把倭刀,又往前精进了那么一丝。

但我知道,这把刀距离完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它每天都在进步。

无论是原始的胚胎,还是锻打的工艺,每一个环节的进步,都能催动最终成品的更上一层楼。

我老了,注定是看不到这宝刀十全十美的那一天。

但我还有儿子啊,我儿子的儿子,还会继续走上这条路。

这是父亲的宿命,是我的宿命,也是我子孙后代的宿命,更是无数像我们这样炼器工匠的宿命。

这一把刀的故事,虽然漫长,但二蛋却是听得如痴如醉。

这是迄今为止他听得最平淡的一个故事,没有太多的波折,但却是意义最为深远的。

通过这则故事,他看到了扶桑一个普通匠人身上,以及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的一段不平凡的励志奋斗故事。

通过这则故事,他算是大致明白了扶桑国的炼器技术,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异军突起,可不仅仅是眼前老人这样一大批摒弃门户之见的工匠,更是一种市场优胜劣汰体制的彻底变革。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加成之下,这种变革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扶桑小国敢于入侵大秦的最大底气。

一把刀,看起来非常简单,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地方,但从胚胎,到最终的成品,需要经历几十道工序,更需要历经千锤百炼。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有可能每道工序都能做精做强,尽善尽美呢。

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就是工艺的细分下沉和不断精化,就比如他们的原始胚胎,并不需要每家每户单独的炼制,可以直接到市场里采购成品。

有那专门的炼胚作坊,他们并不生产售卖最终的成品,甚至不打铁。

他们终其一生,也只是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就是提炼最原始的剑胚刀胚,提炼各种规格的玉刚。

长此以往,经过他们提炼的原始胚胎,比任何一家单独提炼的作坊都要纯度更高,杂质更少,各项性能,自然就更加的优秀。

这只是扶桑炼器炼宝市场里一家最最普通的铺子,像老头这样的炼器作坊,这里还有成千上万,或许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有一段同样不平凡的奋斗故事。

扶桑炼器技术的崛起,直接推动了他们军国主义的萌芽,也唤醒了他们心中的狂妄和嚣张,不甘于人下的野性欲望。

近几十年来,他们蠢蠢欲动,不再甘心于贫瘠的资源,他们大举扩张,不仅将触角伸向危机四伏的大海,大海另一侧的肥沃土地,和更加优质广阔的天地灵气,更是让他们垂涎欲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