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家父黄汉升!【求月票】(2 / 2)

吕布车上就有卡式炉和挂面以及各种调味品,他将炉子摆好,打着火后开始烧水,张仲景拿着香菇酱的罐子左看右看,饶有兴趣的问道:

“在下的声名居然如此显赫?”

他上午刚知道现实世界和书中世界的区别,现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玻璃瓶上,总觉得跟功曹从事这个小官联系不到一起。

水烧开,吕布一边煮面一边说道:

“你可是堂堂医圣啊,那本《伤寒杂病论》号称中医临床医学的巨著,你啥时候开始写的?”

张仲景愣了愣:

“《伤寒杂病论》?这个书名倒是不错,等在下再积累一些经验,就着手将医术整理成册,给后人以启迪。”

很快,面煮好,吕布捞出来,过一遍冷水,然后盛到碗中,加了半罐香菇酱,双手递给了张仲景:

“来尝尝,这可是你们老家南阳的特产,宛城在后世被称为ny市,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多谢温侯!”

张仲景接过碗,按照吕布的指点,将面搅拌一下,这才挑起来尝了一口。

酱香味十足的香菇丁跟面条拌在一起,那味道真叫一个绝,张仲景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他感慨道:

“真没想到,汤饼还能如此美味,口感还非常顺滑,好吃,真好吃!”

说完,张仲景舍不得吃了,而是想端回家给家人分享,吕布赶紧说道:

“先吃,我车里两箱挂面呢,等会儿都给你送家里,不过这炉子没法给你啊,我还得放车上用呢,否则荒郊野外的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多委屈啊。”

张仲景连连道谢,稀里哗啦吃完了碗中的面。

吕布把碗筷交给随行的士兵清洗干净,接着把卡式炉和厨具全都收起来,拉着张仲景上了车:

“走走走,我送你回家,袁术的大军可能快回防了,到时候你得日夜守在医院,有没有困难?”

张仲景拱手说道:

“温侯相召,在下万死不辞,只是家中还有几位病号,若是一直留在此处,恐会耽搁……”

吕布指了指越野车的后排座椅:

“这有啥,等会儿接到医院,你正好可以根据新掌握的医学知识,尝试着给病人治疗,需要什么药物,我也能及时给你采购。”

张仲景的家在城西一条胡同中,是一座两进的院子。

放到现实世界,市中心的两进院子,已经算得上是豪宅了,但在三国世界,却稍稍有些寒酸。

吕布下车,从后备箱里搬出一箱香菇酱两箱挂面,另外还有一箱食盐,跟着张仲景进了家门。

刚进去,张仲景就喊老婆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出来见礼。

骠骑将军突然来家里,这是大事,正常来讲,需要在大门口迎接,还得清水洒街,不过现在是战争状态,事急从权,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见到有小孩子,吕布又从车上提了一包大白兔奶糖。

香菇酱、挂面、食盐、奶糖……这些在书中世界全都是硬通货,张仲景连连道谢,还让小孙子跪下来磕头行礼。

“不需要这样,咱以后就是同殿为臣了,还指望你在全国各地都建立医院、培养医生、推行现代医学呢。”

张仲景连连点头:

“若是能做到这些,某也算是为大汉百姓做了点好事儿。”

现在军务繁忙,吕布给张仲景的家人说了挂面和香菇酱的吃法,顺便又嘱咐他们把食盐藏好,免得被人知道引来无妄之灾。

“你们先吃,回头我再多送点食物,绝对不会让咱自家人饿肚子……病号呢?我帮你运到医院,别耽误了病情。”

张仲景领着他向东厢房走去:

“都在这里,张某忙完公务会着手治疗,但效果不佳。”

说完,他推开东厢房的门,一股浓烈的中药味就从里面飘了出来,屋子有些昏暗,不时有咳嗽声传出。

吕布站在窗口,冲张仲景问道:

“他们这是啥情况?”

“都是些伤及五脏的杂病,不好医治。”

张仲景的儿子也来帮忙,大家将里面的三个病号扶到了车上,安置在后排座位上,为了防止他们坐不稳,吕布还特意帮着扣上了安全带。

“张神医,你不帮我们医治了吗?”

一个病恹恹的少年郎不安的问了一句。

张仲景拿了件衣服搭在他身上:

“不,我们是换个地方治疗,这位就是诛杀董卓的骠骑将军吕温侯,叙儿不是最崇拜他吗?如今朝廷大军来到宛城,这里不再是袁家的天下了。”

听说有自己的粉丝,吕布笑着打了个招呼:

“小兄弟想不想上战场?等你好了当我亲兵如何?”

少年郎有气无力的拱了拱手,说话时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见过温侯,小子怕是没这等福分了……家父常常说起你,敬你是大丈夫,奈何不是关中人,否则诛杀董卓,定会出一份力!”

吕布坐到车上,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道:

“你们先养好身体,以后用武之地多着呢,咱们大汉不会再埋没人才了……老张,这小孩儿得的啥病啊?”

“疑似痨病,一直咳,一直喘。”

痨病不是肺结核吗?

他这小小年纪会得这种病?

吕布通过后视镜瞅了少年郎一眼,打算把症状记一下,等现实世界那边天亮了,让李裕帮忙买点药试试。

这么一个乖巧的孩子,还是自己的迷弟,可不能让他gameover了。

回到医院,吕布和张仲景把三个病号搀扶进去,里面刚消过毒,还特意开门开窗通了风,消毒水的气味和整洁干净的环境,让几位病人都精神一震。

正忙着,隔壁指挥部送来几碗粥,这是病号饭。

几个病人开始就餐,吕布看着那个瘦弱的少年郎小声问张仲景:

“你亲戚家的孩子啊?”

“不,一位同乡的孩子,他被刘荆州征辟,孩子病重,受不了舟车劳顿,只能先托付给我,不过在下医术浅薄,越治越差,有些愧对同乡。”

不愧是医者父母心呐,一直叙儿叙儿的叫,还以为是亲戚呢,没想到只是同乡……吕布想起现实世界“老乡骗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梗,觉得后世社会真是人心不古了。

他叹了口气:

“我等会儿拍段儿视频,带到现实世界,看那边的医生怎么判断,给他拿点药试试。”

光症状描述的话,虽然能判断,但最好还是录一段视频,最好是气喘吁吁那种,让医生能够更好的判定。

要还不行,就抽几管血带过去化验一下,只要找对病症,治疗反而比较容易,什么雾化、吸氧、吸痰等等,这边都可以操作。

张仲景没想到吕布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居然这么费心,当即一揖到地:

“温侯此举,真是感天动地,张某代叙儿及其父汉升,谢过温侯!”

吕布摆了摆手:

“这有啥可谢的,等治好他的病再说吧……等会儿,你说他爹叫什么名字?汉升?不会是老当益壮的黄汉升吧?”

病房里正在喝粥的少年郎闻言问道:

“温侯如何知道家父名讳的?不过家父刚刚年过四十,还称不上老当益壮吧?”

吕布:“!!!!!!!!!!!!!!”

我靠,真捡到宝了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