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赵匡胤掀起政治风暴,马家渡之战,岳飞的成长(1 / 2)

稍微低级一些的文武百官离开了,但在场的赵普等宰相、高官们的心中,却一个个七上八下。

如果有人觉得大宋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们就能拥有和赵匡胤抗衡的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赵匡胤是一个五代末期的人物,而五代十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武人治天下,谁拳头大谁能称王。

换言之,如果赵匡胤想要延续武人治天下的策略,对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策略的天下人而言,完全没啥问题。

但赵匡胤不愿意。

在五代十国之前,所谓的“士大夫”其实就是士族门阀。

门阀自东汉开始兴起,在隋唐达到鼎盛。

武则天改朝换代,杀掉了一大批门阀。

随后黄巢起义,对门阀进行了肉体灭绝。

再紧接着是朱温开启的五代十国,彻底钉上了门阀的最后一块棺材板。

五代十国是一个军人争霸的历史,也是门阀彻底落幕并退出舞台的历史。

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想要限制军头,免得大宋重现五代十国的灾难。

所以,就有了“杯酒释兵权”。

但问题来了,赵匡胤是开国皇帝,有能力处理门阀。

等赵匡胤死后,将来的大宋皇帝还能有这个能力,世世代代的压制军头吗?

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制度,能一直保持对军头的压制。

换句话说,赵匡胤需要找到一个新的阶层,配合皇帝一起压制住武人阶层。

找谁?

门阀?那都已经死完了。

宋初的情况是,许多门阀的后代旁支确实逃过了黄巢、朱温乃至五代十国,可“门阀阶级”是彻底被埋葬进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赵匡胤也不想复活门阀,复活了无非就是走东汉到隋唐的老路,对大宋将来的皇帝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必须要重新创建一个新的文人阶层,既要避免军头执政,又要避免门阀危害。

他想起了科举。

科举由隋炀帝创立为制度,在大唐时正式盛行。

但大唐的科举还是有诸多弊端,基本上都被门阀子弟垄断。

赵匡胤开创性地改革了科举,给了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新赛道。

由此,他培养出了全新的大宋士大夫阶层。

赵匡胤原本以为大宋士大夫会让大宋长久地持续下去。

可金幕的出现,靖康之变和赵构两部盘点视频,让大宋所有人都遭遇了当头棒喝。

士大夫治国的弊端在这两部视频之中展露无疑。

文人,骨子里就是软弱的。

李纲、宗泽这样刚强的士大夫,终究是文人里的极少数。

汪伯彦、黄潜善、秦桧乃至吕颐浩,这种软弱的主和派、投降派,才是文人之中的大多数。

别人毁不掉士大夫阶层,但赵匡胤能。

他是大宋的开国皇帝,他一手缔造了这个帝国。

他能把军头们打压下去,自然也能摧毁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士大夫!

所有人都开始恐惧了。

难道说,今天就是大宋士大夫版的“杯酒释兵权”?

就在这种几乎完全凝固的气氛中,赵匡胤缓缓开口了。

“这份奏折,朕看过了。”

“上面所说的很多事情,都已经被验证是真的。”

赵匡胤的目光看向了宰相赵普,冷冷道:

“赵普,朝廷已经禁止在永兴军路(陕西)和秦凤路(甘肃、青海东部)砍伐木材进行私人售卖。”

“而你,却以宰相之权命当地地方官派人私自砍伐木柴,运送到汴京之中给你建造房屋。”

“不仅如此,你建造房屋之后竟然还将剩下的木材公然在汴京之中出售,向买家声称此乃宰相家木材,随意购买无需担心犯禁。”

“可有此事!”

听着赵匡胤的厉声质问,赵普的额头不由沁出汗水,赶忙解释道:

“陛下误会了,那是下面的人擅自曲解了臣的意思,臣只是让下人去采购木材,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狐假虎威去找永兴军路和秦凤路的地方官。”

“臣忙于政事,疏忽了对府中下人的教导,还请陛下治罪!”

太子赵德芳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由暗自佩服赵普。

原本是一件违反了朝廷禁令的事情,是大罪。

结果赵普这三言两语,就把锅推到了自己家下人身上。

赵普虽然也认罪,但认的却是“御下不严”的小罪。

这种小罪名和违反国法比起来,那简直就是无足轻重啊。

但……

赵德芳的目光转移到赵匡胤的身上。

能不能过关,还得父皇说了算!

赵匡胤冷笑一声,道:

“好一个御下不严,那朕再问你。”

“你在大宋各地共有二十三处庄园以及五万八千亩田产。”

“按照宫中和户部登记在册,历年来给你的赏赐来看,你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买得起十一座其中最便宜的庄园而已!”

“赵普,你这又作何解释?”

赵德芳又一次看向赵普。

这位大宋太子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金幕!

金幕的出现,让大宋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

大宋以商业为主,自然是在金幕启发下受益最大的华夏王朝之一。

而赵普作为宰相,一手主导了实施了绝大部分的商业改革。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想要从中捞取一些利益,简直易如反掌。

赵德芳甚至怀疑赵普的资产远比赵匡胤所说的要更多,只不过以某些朝廷眼下还发现不了的方式给隐藏了起来罢了。

赵普结结巴巴地开口道:

“陛下误会了,是臣的几个庶子,他们因为无法入仕所以就学着经商。”

“毕竟他们是臣的儿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能力的,也赚了一些钱买了一些庄园。”

“这不能全部都记在臣的名下啊。”

“陛下,臣对您和大宋都是忠心耿耿的,绝无二心啊。”

“还请陛下看在臣服侍了陛下这么多年的份上……

赵匡胤眉头一扬,直接打断了赵普的话,道:

“哦?那这样好了,朕就让三法司去带你几个儿子还有诸多经手的管事、下人们好好地审问一番,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定得还你一个清白,如何啊?”

赵普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其实之前说了那么多,赵普心中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一方面希望赵匡胤能念及旧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其他官员同僚们能开口搭救自己一二。

但眼下,赵匡胤显然是打定主意要把这件事情捅到底了!

至于其他的宰相、尚书和侍郎们,一个个都被赵匡胤的态度吓到了,哪里有人敢开口给赵普说话?

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话都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了,赵普也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继续顽抗下去,只能脸色惨白地跪倒。

“臣认罪,愿辞去所有官职,听凭陛下发落。”

这一刻,大殿之中变得无比寂静。

所有人都紧张地等待着赵普的结局,就连太子赵德芳也不例外。

赵普作为士大夫阶层的首领,他的结局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士大夫整个阶层的命运。

赵匡胤冷冷地看着赵普,良久之后开口道:

“赵普私德不修,违反国法。”

“着免其宰相之位,即日起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钦此!”

话音落下,一旁的沈义伦等宰相就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免官降职,没有流放更没有抄家杀头。

这就说明,陛下对士大夫阶层并没有想要赶尽杀绝!

如果真的出现了最恶劣的情况,这些宰相、尚书和侍郎们是肯定要出来给赵普争一下的。

那已经不是简单的赵普政治结局了,而是事关整个士大夫阶层的生死存亡。

现在嘛,没了一个赵普,虽然士大夫阶层失去了领袖,但也不会面临存亡危机。

这其实就没啥。

无非就是将来大家夹着尾巴做人呗。

太子赵德芳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突然有些感慨。

这就是文人的软弱性啊……

明知道父皇对赵普动手就意味着士大夫整个阶层将来一定会被打压,但只要不动手到自己头上,为了自己的官职,依旧可以心安理得的坐视赵普被免官。

难怪大宋会有什么狗屁的澶渊之盟,难怪会有靖康之变,难怪赵构手下的大部分官员臣子会是那种样子。

软弱,是绝大部分文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

李纲和宗泽这种有骨气,有热血的文人,永远都是少数!

看着赵普跪地谢恩,随后又失魂落魄地离开大殿,赵德芳开始期待起父皇接下来的表演。

然后他就听到了赵匡胤的话。

“今日到此为止,诸位卿家都散了吧。”

啊?

赵德芳直接愣住了。

不是,这就完了?

说好的大风暴呢?

大的怎么就这么没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建康城,杜充官邸。

“什么,兀术真的渡江南下,而且还朝着建康来了?”

杜充听完这番话,脸色顿时惨白。

这位大宋右相,直接被这个消息吓得魂不附体。

“没道理啊,这都马上冬天了!”

“金人冬天明明应该撤兵的,完颜拔离速都已经撤兵了,为什么兀术还不撤兵?”

“陛下派了那么多使者,送了那么多份求和书,怎么金人就一点都不动心呢?”

【但不管杜充再怎么无法置信也好,兀术渡江并且朝着建康城逼近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

【杜充无奈之下,也只能派出陈淬、戚方率领两万兵马前往阻击,并让王燮率领一万三千人作为策应。】

镜头中,出现了岳飞等人。

岳飞统领本部兵马,受陈淬节制,一同出发前去对抗兀术。

其他的宋军将领,大多脸上带着惶恐,唉声叹气。

“怎么运气就这么不好呢?偏偏让我们去。”

“建康城里那么多人,怎么就中了我们呢?”

“陈淬大人也是,就不能和杜大人说一下,换一批人吗?”

听着这些家伙的抱怨,岳飞不由皱眉,开口道:

“各位,我们可是保家卫国,你们何必要说这种丧气话呢?”

“男儿为国家战死沙场,这是我们的荣耀!”

另外一名统制斜了一眼岳飞,忍不住好笑道:

“岳统制,大家都是从汴京逃到这里的,又没有别人,你就别装了。”

其他统制也哈哈地笑了起来。

“对啊岳统制,都是逃跑的人了,何必呢?”

“杜大人是宰相都不愿意卖命,皇帝陛下一听到金人来就赶紧逃跑了,咱们这些拼什么命啊?”

岳飞大怒,直接策马离开。

“道不同,不相为谋!”

统制们嗤之以鼻,对着岳飞的背影指指点点。

“这人就喜欢装。”

“谁说不是呢,还在背上纹个精忠报国,结果还不是和我们一起从汴京逃回来了。”

“笑死人了,又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做人还是真实点好。”

岳飞太阳穴突突直跳。

一旁已经是副统制的张宪气愤不已,转身就要回去理论,却被岳飞拉住了。

岳飞低沉开口:

“走吧,做好我们自己就行。”

张宪气愤道:

“咱们这一路出生入死,从来就没怂过,这些混账东西遇到事情跑得最快,还有脸指责我们!”

“上个月,我们渡江北上掩护淮南军民撤退,他们怎么不说?”

岳飞表情有些黯然,叹息一声。

“上梁不正下梁歪,国事如此,我等又能做什么呢?”

张宪也沉默了。

是啊,一个小小的,领兵三千的统制和副统制,在这样的天下大势面前,又能做什么呢?

两人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阵之中,跟随全军继续向前。

没过多久,突然响起了警报声。

岳飞猛然抬头:

“这是……敌袭?”

“快,传令下去,做好战斗准备!”

岳飞话音刚落,一名传令兵就飞驰而至,一路高声大喊。

“前方十里发现金军,全军准备作战!”

“前方十里发现金军,全军准备……”

马蹄奔驰,传令官迅速远去。

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排开作战阵型。

岳飞也迅速来到了主将陈淬面前。

陈淬表情沉凝,环视一眼面前诸多统制。

“各位,本官知道你们很多人都不愿意上战场,但事已至此,如果失败了,那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金人已经从黄河打到了长江,就算我们再往南逃,他们也会一路追逐。”

“我们不可能一直逃亡,只有拼死一战打败金军,才是让自己和家人活命的唯一出路!”

陈淬的话非常朴实,但却打动了不少人。

岳飞大声道:

“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和这些金贼拼了!”

其他统制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陈淬缓慢地呼出一口气,道:

“我已经派人去通知王燮了,届时他会率领一万三千兵马从我们左路出战。”

“本将军自领中军,至于右军主将……”

陈淬看了众人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岳飞身上。

“岳飞,你为右军主将。你的任务就是防守正面金军,为左军和中军护住侧翼。”

“若事有不协,你部作为垫后,掩护全军撤退!”

岳飞热血沸腾,大声道:

“末将领命!”

马家渡以西三十里。

这里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从北面奔腾而过,永不停息地朝着东方的大海而去。

陈淬率领的总计三万三千名宋军,和兀术的三万多金军对阵。

兀术注视着对面的宋军,沉吟片刻,道:

“优先攻击敌军左路,随后横扫中军。”

“至于敌人右路,能打就打,打不过就牵制住也可。”

简单的布置了一下战术,兀术就让人擂鼓进军。

过去多次在战场上获胜的经验,让从兀术到任何一个金国士兵心中都充满了昂扬的士气和满满自信。

打个宋军而已,需要那么复杂的战术吗?

金军率先发动了进攻。

看着对面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金军,宋军主将陈淬握紧了腰间长剑。

“诸位,建康和杭州就在我们的身后,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为了大宋,为了我们的妻儿老小,出击!”

在陈淬的指挥下,宋军中路也悍然迎上。

箭矢犹如蝗虫般落下。

刀剑在空气中挥舞成残影。

双方激战在一起,血肉横飞。

就在此时,岳飞也领着自己麾下的八千兵马,对上了金国的左路军。

对面的金军将领是一个万夫长,岳飞并不知道他的姓名。

但这并不要紧。

就在看到这万夫长将旗的那一刻,岳飞心中的熊熊火焰就已经燃烧起来。

该死的金狗……

杀了他!

岳飞手中长枪直指天际。

“冲锋!”

宋军蹄声如雷。

在这长江南岸的平原上,发起突击。

张宪一马当先,杀入金军阵中。

马刀落下,金军残肢断臂四处飞舞。

对面的金国万夫长明显被宋军骑兵的突袭打得有些慌乱,一番大喊大叫后,一支金国骑兵杀出,挡住了张宪。

随后,诸多金军步兵一拥而上,打算把速度降低的张宪骑兵所部围歼。

岳飞怎么可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王贵,杨再兴!”

听着岳飞的大叫,王贵和杨再兴各自率领一千步兵同时杀出。

弓箭和弩箭犹如飞蝗般落在金军阵地之中。

经过这么多场大战,以及这段时间对宗泽兵法的悉心研究,岳飞也已经有了一些心得。

金军单体战斗素质很强不假,但宋军也并非就一无是处。

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华夏当代王朝,大宋在远程武器,也就是弓弩这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

岳飞一口气将麾下仅有的两千名弓箭手派了出去,疯狂压制包围张宪所部的金军。

张宪就好像一块吸铁石,牢牢地吸附住了金军。

也给外围的王贵、杨再兴所部弓箭手创造了绝佳机会。

“不能停,给我一直射,射到无力为止!”

岳飞断然下令。

箭矢毫不停歇,疯狂射出。

金军接连倒下,终于阵型开始混乱。

张宪趁势杀出重围。

这一刻,战场最前线的张宪突然回头看了一眼岳飞,口中高声呼喊着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