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恰到好处(2 / 2)

“时间、频率、习惯、方式、设备、条件、文本、图像、传感器……”

看着这些熟悉但又陌生的词,比尔隐隐兴奋了起来。

熟悉是他在工作中对这些词已经见过,甚至处理过无数遍。

但陌生就在于,以往,哪怕是在甲骨文最优秀的数据库软件上,这些数据都是单独列项,也仅仅是告诉企业有这么一项统计数据而已。

甚至都还没这上面列出来的全。

现在,比尔还是第一次见有人把这些词串联在一起!

这些词在白板上看似随意,却又极其复杂地互相串联和影响,形成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深奥的树状图。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比尔一定会觉得这只是某个新入行的程序员在上面乱涂乱画。

但现在,在经过前几天林祥宴会上关于大数据概念的阐述后,他好像触摸到了大数据这个概念的实际!

这个发现,让以技术起家的比尔眼睛里都多了一丝狂热,紧紧盯着林祥,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他嘴里蹦出来的下一句真理。

不过主业是金融的吉尼就有些不太理解了。

他和瓦伦丁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发现他们的表情有着如出一辙的困惑。

“抱歉,林先生。”吉尼有些不好意思地举了一下手。

“我能看懂这些词,但……这些词看上去好像并不复杂?”

“重要的不是词,而是这些词代表的数据的处理方式!”

沉浸在思考中的比尔突然变得六亲不认,不悦地大声提醒。

吉尼老脸一黑。

不过现在比尔也已经是个身家几十亿,并且正在急速增长的大富豪。

不再是以前那个需要求着投资人和银行牵线搭桥,帮微软上市的技术理工男了。

“那又是何种处理方式,能让林先生觉得如此重要呢?”他沉声问道。

“多元化,智能化,以及个体化。”

林祥掰着三根手指,说话掷地有声,光是这副自信的模样就感染了在场的人。

“多元化,我们将会考虑搜集用户尽可能多且立体的数据,而不是干巴巴的一行用户在某某时候打开了某某软件的字样;”

“智能化,企业不需要再安排分析师这种多余的部门去比对各类数据,去思考哪些数据是有用的,哪些数据是多余的;”

“个体化,这些数据分析将会为每一个用户提供独立的分析样本,帮助企业为用户提供最精准的投送和更新。”

趁着大家被他说的一连串东西有些懵,林祥大步一跨,重重地拍在了会议桌上。

“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软件开口说话,告诉你们某位用户的鼠标使用出现了异常,而这位用户随后又在网页上浏览了新鼠标的内容,你们会怎么做呢?”

林祥的话仿佛恶魔的低语,将在场众人贪婪的欲望顿时勾引了出来。

“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推销我们的鼠标!”吉尼毫不犹豫地朗声答道。

“错。”

众人的兴奋被这直截了当的声音打断,却只见林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对他们挑了挑眉。

“我会恰到好处的,在这位用户浏览的内容中安插一条关于鼠标的广告。”

喜欢港综:你管这叫卧底?请大家收藏:港综:你管这叫卧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港综:你管这叫卧底?请大家收藏:港综:你管这叫卧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