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黑衣僧人,姚广孝,称作先生,果有大才!(2 / 2)

五岁!竟然可以不眠不休三天,此精神毅力,他是从未见过!

更何况,之后也未见他如何生病,更证明十七弟身体极好。

以他多年观人的经验,有坚韧不拔毅力者,必是人中翘楚,最次也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

如果再加上强壮打不倒的体魄,那么不管他从军从政,必是人杰。

而且因为身体拉开的距离,会活的越久,走的更高。

很不巧,此二者,他的十七弟都有。

那时候的他还没想到这些。

只是觉得天生异象果然不凡。

如今再看当时只有五岁的他,心中都止不住的惊叹不已。

而今,长到十二岁的他,该是如何俊杰。

竟让京中那些大臣都坐不住,出手对付一个才刚满十二岁的皇子。

想到这里,他忽然很想见见他那只谋一面的十七弟。

“只是...苦了十七弟啊!大好年华,正是该厚积张杨的年纪,却是被关进宗人府中!好像,也是宗人府建立以来,被关进去的第一个宗族!”

朱棣满脸感慨,唏嘘。

如此人物,竟被锁于牢笼,不能看雄鹰腾飞,鲲鹏展翅。

人生一大憾!

“权利的池塘,就那么大,十七皇子出生的时候已经被瓜分完毕。他若想冒头,那些池塘主又怎么会同意!”

姚广孝眼神放空,不知是不是想到自己的处境。

这句话说的是十七皇子朱权,还是说的他自己?

想他当年出山时,正值乱世,群雄并起。

本想大展宏图,辅佐一位雄主成就无上霸业。

可找了一圈,发现,他出山太迟!

那时的张士诚、陈友谅,他望之,皆不是九五之主。

唯有朱元璋身怀龙气,必得天下。

只是那时的老朱,文有李善长、胡惟庸、宋濂等等人。武将更是徐达、常遇春、富有的、汤和等淮西勋贵。

围着老朱形成的追随者,一圈一圈再加一圈,密不透风。

他想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辅佐者。

哼,已错过那个命!

但是,他从不认命。

老爹朱元璋不是他的命定辅佐之人,那就从他的下一辈找!

所以,才有现在这个,待在北平府外,无名寺庙,无人所知的姚广孝。

“本王却不怎么认为!大明建国不过二十年,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比如北方的搭路,父皇已经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而本王作为继任者,当继承他的勇武,饮马翰海,封狼居胥!”

朱棣谈到他的理想,眼睛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仿佛间,这不是宁静祥和的佛堂,而是铁马兵戈的沙场!

“王爷好志气!若是当今陛下能在位二十载,王爷的愿望必定能实现!只是...”

后面的话,姚广孝没有说出口。

只是陛下如果早去,他的大哥能够一直支持他吗?他大哥的儿子呢?

朱棣一瞬间也明白他的意思。

也明白他那更深层次的含义。

一时间,他那争位的念头犹如心魔一般,又不可遏制的涌起。

而京城中被罚入狱的十七弟。

只是一句话带过的关系,哪里值得多做思量!

人都期待着自己的命运。

时时幻想,自己的未来会如何。

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自己。

对于其他人的遭遇,要么视若无睹,要么感慨一番,再要么感同身受,随着一起高兴痛苦一番。

却,永远不会真正看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