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走向衰落(2 / 2)

久而久之,负担过重,无论百姓还是士兵,都无法再继续承担这份沉重,从而导致了逃役与兵制的崩溃,无法再进行延续。

而大唐的募兵制,便属于脱产士兵,类似于是为了拿军饷才参军的士兵,单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可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只对给自己发工资的人忠诚。

再加上当时由于内轻外重的客观现象,募兵制最早得以在边镇推行,而由于节度使掌握着边镇财权,这些士兵其实就相当于节度使的私兵。

募兵制改革之后,边镇军有近五十万,分属不同节度使调用,可朝廷的中央军尚不足十万之数。

这就导致了当安史之乱爆发之时,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给予扑灭,结果战争持续时间过长,生生拖垮了一个盛世王朝。

万朝中的众人听到朱棣的话纷纷陷入沉思,乔安对于朱棣的话给予肯定:“永乐陛下一语中的,大唐军事制度的崩溃与转换,确实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大宋赵匡胤:朕就是观大唐后期的骚操作太多,导致蕃镇割据,才会想要将兵权收归国有。

大明朱棣:大唐是防外过重,防内不足,大宋是防内过重,防外不足,各有利弊,各有千秋。

大宋赵匡胤:……..

赵匡胤的脸上闪过一抹沉重之色,这话他还真没法反驳!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永乐陛下刚才所说的军事制度崩溃,是大唐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大宋赵祯:朕知道,朕知道。

乔安:赵官家请讲!

赵祯清了清嗓音,按下了直播间的评论键,当即回道:“除却大唐军事制度的崩溃,当然还有玄宗皇帝晚年施政错误,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大唐李隆基:……..

李隆基气得面色通红,略显苍白的面容之上,两撇小胡子一颤一颤,显示了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乔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他这是在调动万朝中的所有人在针对他的江山执政吗?

他有什么错?

他在上位之后力挽狂澜,将整个大唐从武周后期的政变动乱之中给成功拉了回来,拨回正轨,又亲自执政,将整个大唐送向辉煌鼎盛。

对于大唐,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群人凭什么如此评价于他?

想到刚刚那个后世明皇评价他大唐军事制度崩溃转换,李隆基只想要吐出一口国粹,你行你来,府兵制崩溃,他已经及时做出调整,你们还想要怎么样?

募兵制还在实验之中,只在边防实行。

若非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何至于会如此革新,这不是还没想到新的方法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