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包青天(2 / 2)

“没错,这视频之上的包拯包大人,指代的便是您,您可不要有任何怀疑,这视频之上的包大人形象,是后世人在您的形象基础之上创作的。”

“可能跟您本人的形象并不相符,但如果您听完我的解释,便会明白,为何后世人会如此创作。”

“为什么会将您的形象创作为黑脸形象,是因为在宋朝之后,元朝建立,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汉族人民地位低下,因此有许多的汉族人才得不到重用。”

“汉族百姓也是长期受到蒙古族人欺压,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称得上是极为黑暗,而戏曲也在此时兴起,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的地方。”

“为了纪念包青天一生的刚正不阿,所以民间创作了许多关于包青天的故事,但是在戏曲演义之中,白脸形象往往代表奸诈小人,而包大人生平正直,为民做主,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怎么能用奸臣专用的白脸形象?”

“为了让您的形象更好区分,所以便创作了黑脸包公,从此,在戏台之上,黑脸便是包公,代表着高节清风、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等美好品质。”

“而包公头上的月牙,则是其实也代表着月亮之意!黑夜之中高悬明月,正如长期受到压迫的老百姓,十分渴望有一个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青天大老爷可以帮助他们。”

“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正是他们情感寄托的最佳偶像。”

“所以从此之后,无论是戏台之上,还是影视创作之中,包大人便成了如今这般面如黑炭、头顶青天、不苟言笑、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

“当然,不仅如此,后世演义还给包大人配备了相关团队,比如包大人的随身智囊公孙策,贴身护卫是南侠展昭,四大保镖则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包拯:………

原来如此!

所以不是后世人不知道他的形象,而是后世人将他的形象升华了,面如黑炭,头顶青天。

包拯面色微红,这个形象,他好喜欢!

要不回去就将脸给晒黑?再烫个月牙出来?

这么一想有一点点小心动啊!

算了还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有损。

若他当真如此,只怕也将落得个沽名钓誉的名声。

而在场的所有大臣这会儿已经将羡慕明晃晃地写在脸上,这包拯,怎得就如此幸运?偏生得这后世如此推崇!

夏竦:乔姑娘是否言过其实?这包拯,何德何能?

夏竦心里更加不平,前面有个范仲淹天天闹着要改革新政也就罢了,新入京的一个小官,居然也能踩在他的头上。

他凭什么?

乔安看到夏竦评论,面色微冷,“夏大人不必揣测,后世对于包公形象确实有许多推崇美化的地方,恨不得将天下美名都安在他一个人身上。”

“但那也是因为,真实历史中的包拯,他值得百姓为他这么做。”

“在从前,百姓有冤情,要层层递交状纸,随便一个案子都要上下打点,极其麻烦,但包大人发明了击鼓鸣冤,可以说是斩去了中间环节,可以直接喊冤。”

“而听到鼓声之后,无论官员衙役,都要当庭审理。”

“除此之外,据宋史记载,他在职期间,为了给百姓做主,还曾上奏弹劾了包括宰相在内的61位权臣。”

“其中不乏势力强大到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擅动的当朝权臣,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但那个权臣的势力之大,朝中并无一人敢言。”

“唯有包拯连续七次上奏弹劾,最后更是直接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其滥用亲信,这才逼得皇帝下旨将其罢免。”

大宋赵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