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王安石变法(2 / 2)

“单就财政这一项,仁宗统治时期每年国库所亏空的数额已经达300万缗以上。”

“再到后面的英宗时期,由于英宗在位时间较短,也没能针对国家积弊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所以每年国库入不敷出的情况更甚,是仁宗年间的三倍有余。”

“再到神宗陛下继位,大宋王朝的财政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

“为了节约开支,神宗陛下不得不裁减自家老爹的丧葬费用。”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宋财政,已经吃紧到了何等地步?”

“与此同时,北宋面临国内外困境,对内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日益突出,对外随着党项族崛起跟宋朝打游击战、契丹年年抬高保护费。”

“神宗陛下不得不寻求富国强兵的办法。”

“所以当名动天下的王安石带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想要为国家做点实事,变法图强之时,神宗陛下当即觉得眼前一亮,有如神助。”

“于是,一场由神宗陛下支持,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这是一个建立在想要富国、强兵基础上的变法改革,出发点确实是好的。”

“变法初期也确实见到了一些成效,比如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巩固朝廷政权等等。”

“但我为什么会说后世认为,这一场变法改革并不适合当前的大宋呢?”

“这里面原因很复杂,如果王相公是真的想要知道,首先你得先让自己从变法改革的圈子里跳出来,咱们心平气和的来谈这个问题。”

“不能自己先入为主地去认为所有反对你变法,或者抨击你变法的人就全是错误的,只有先放下成见,才能听到别人真实的声音。”

韩琦冷哼一声,随即在直播间中讽刺道:“看来王相公这“拗相公”之名,同样名传千古!”

王安石:……….

王安石:乔姑娘所言,老夫已然明了,请乔姑娘直言!

“行,那我们来说说这变法所推行的具体条令!”

“变法内容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绍,只针对一个代表性事例来讲一下。”

“比如王相公所推行的《青苗法》。”

“据闻,王相公在地方为官之时,对于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豪强地主所设下的高利贷坑惨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青苗法》因此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青苗法就是低息贷款法。”

“要是哪一年农民的收成不好,可以向当地政府借钱,第二年农民再连本带利还给政府。”

“如此便可以防止那些农民因为在年景不好,青黄不接之时,为了活命去借高利贷,甚至到最后因为还不起贷,而不得不卖房卖地。”

“毕竟在那个时侯,自耕农破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民间高利贷,百姓周转不开时,往往会以土地为抵押向地主阶级借取钱财。”

“而当老百姓无法偿还借款时,土地便会被并入到豪门大户和乡绅地主名下。”

“他们这些人,为了能够多收土地,暗地里的骚操作实在太多,在荒年不济之时,强买强卖,逼良为贱的情况更是屡屡发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